第261页

先氪金把目前这一关卡打通,剩下的再慢慢发展!

至于怎么发展……

地球近代在研究如何提高粮食产量上做出了十分巨大的贡献,而最大的贡献来自于华夏的袁隆平院士!

世界首次成功的实现是由美国人henry beache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henry beache也被学术界某些人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并由此获得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可由于henry beache的设想和方案存在着某些缺陷,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后来日岛人提出了三系选育法来培育杂交水稻,提出可以寻找合适的野生的雄性不育株来作为培育杂交水稻的基础。

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日岛人找到了野生的雄性不育株,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另外日岛人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水稻育种新方法,比如赶粉等。但是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法完成杂交水稻的产业化。

而华夏在杂交水稻方面的研究,

从1964年的时候就开始了,可中间由于种种原因,袁隆平院士的试验遭遇多次波折,可他没放弃。

之后,

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为大规模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华夏也差不多就是从那时候,

才逐步告别了温饱难的饥苦时代。

可能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完全不知道全国大部分地区吃不饱饭是一种什么感受了……

李尧记得。

九几年的时候他和家里吃饭,父母都还会把碗底的米粒都舔光。

这种对粮食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