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宝妈都被宝宝这种近乎无穷无尽的兴趣都给折磨得歇斯底里,想尽办法阻止宝宝继续玩下去。采用的借口包括但不限于“这辆摇摇车坏啦”、“妈妈出门没带钱包”、“已经没有硬币了”……
对于这样的行为,宝妈们理直气壮。
小孩子不能太惯着了,你事事都依着他,他以后会变得调皮任性的。
摇摇车有什么好坐的?又不能教孩子英语单词、又不能教孩子算术,还耽误孩子的时间,简直就是个恶魔机器!
短短3分钟居然就要2块钱,简直太坑了!太伤钱了!
不过,这样的理由在郝有责这里通通不成立。他的观念是:通过满足宝宝的愿望,来合理地引导宝宝的兴趣。而不是采用强硬的压制手段。
毕竟,堵不如疏。
这个朴素的道理,早在五千年前一个叫大禹的人就教导了我们。
于是,郝有责利落地又投了两块钱,让安安可以继续玩摇摇车。
摇摇车再次摇动了起来,快乐地唱起了儿歌。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
……”
3分钟后。
摇摇车停了下来,安安依然抓着方向盘不放手。
“爸爸,还要!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