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页

此子少年家穷,少而立志,本就不是士族。

吃苦,勤快,肯干。最重是聪明,而且写一手好字,所以李元兴选择带上了他。

李元兴站在石碑前:“古有长安八水,大唐当有长安八惠!”李元兴说话,小书童打扮的杜壹叶立即用李元兴发给他的签字笔,还有小本上记下。秦王殿下在某年某月某时某地说过,某某话。

这硬笔初用时不怎么习惯,毕竟也是练字十年以上的优秀学子。

短短半个时辰,那硬笔书法也有些水准了,至少比李元兴写的好看。

而且小本纸张极好,这笔更是有趣,可以把字写的极小,一张纸可以记下许多东西。

李元兴回头看了一眼杜壹叶:“记下,让老狼派人盯好了。谁敢占用规划之外的地皮,重责,禁止往河道、渠中倒杂物垃圾,重责。”说着,一指石坝与土坝交界处:“那里谁在建屋,让老狼去查一查。”

杜壹叶赶紧记下,连连的点头。

李元兴说完背着手,站在渠道边上看着这新修的,足有一十九里长,二丈二宽,深五尺七寸,纯石条石块修成的长渠,李元兴有一种很大的成就感。

这条渠再往下延伸,自然就会有大片的良田。

可眼下,渠道两边整齐的竖立着无数个大水车,三丈一架水车。所有的水车都是一个标准,高三丈,宽三丈。每两个水车之间的距离也是一丈五,正好是水车半径。

巨大的水车在转动着。

李元兴不得不佩服大唐工匠的智慧,水车传动装置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已经有了十几次大大小小的改动。从最原始的木头齿轮传动,到了现在的皮带传动。

说到这皮带,别说是李元兴,就是武曌都要说一个服字。

这皮带是用猪皮、胶、废丝、麻、极少量的金属扣混合编制后,再用胶封制作而成。虽然比不上后世的橡胶传动皮带,但绝对可以说是此时大唐工艺的极致了。一架三丈水车,根据工艺、水力,传动的区别,可以带动十架,甚至几十架纺织机。

长安锦绸商会利用自己极致的工艺,创造出了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