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页

“这是我庄子的老李头,仙粮之事、洛阳的丰收他功劳不小。选他不是因为他有功,而是这一枚铜钱本王以为,百姓有一钱就可吃一餐饱饭。农为天下根本,所以这头像也模糊了些,更多的体现农夫的样貌。”

李元兴的解释倒也合理。

“农为天下之本,殿下高论!”众臣还是支持的。王及善话锋一转:“不过,老臣以为这头像还是过于清楚,应该更多的体现农,而不是人。所以臣请殿下增加一些设计,比如镰刀,或者农具。”

“臣附议!”

李元兴听明白了,这是士族们在叫板了,绝对不会允许一个农夫的头像留在钱币上。

没办法,这件事情李元兴想反对也不可能。

“殿下,这五钱似是军卒?”王及善这又在问了。

“是。”李元兴这次也不说是谁了,因为没有必要。这个一定也会被模糊化。

王及善转身对李二说道:“圣上,臣以为,殿下铸钱之术必须天下无双。那么臣认为增加二钱的铜钱,为军卒,大唐军队保家为国,自然是国力的象征,可行。那五钱则为士子,手持贤者之书。”

听王及善说完,李元兴回了一句:“士、农、工、商、兵!”

李元兴只说了这五个字,那意思就是把士加上了,那工呢,商呢,是不是应该都有个照应呢。

“殿下以为如何?”

“本王认为,增加一个二十钱的大钱。或者商兵为一钱,工农为五钱。无非就是多打一套模具的问题。总要让天下百姓知道,朝廷没有忘记他们才对。”

“殿下英明!”

什么加一个,什么多一套模具,这些家伙才不关心。他们关心的是,把读书的士子放在十钱的大钱上,这个就足够了。

李元兴更无所谓,他制钱的目的不是为了这些让谁满意,或者是让谁不满意。

真正的原因是,李元兴需要改革货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