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页

“造船吧!”武曌说了一句,李元兴没说话,他真的是困了。武曌却继续说道:“我给程老哥写了封信,问他有没有陈年的木头,而且要大的。他派人给我回信了,说有,而且保证让我满意的好木头!”

李元兴眼睛猛的睁开了:“不,东北的木材是不错,但不够!”

“我又给冯盎写了一封信!”武曌坏坏的笑着。

李元兴竖起一根手指,在李元兴开口的时候,武曌也跟着说道:“铁梨木!”

“不过,冯盎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时铁梨木,我只是给他说了些特性。就在就是我回长安之前,他派人送来了二十种木材,其中就有铁梨木,而且还有许多非常珍贵的好木材。所以,造船吧!”武曌很认真的说着。

这一次,武曌没有私自作主张,而是征得李元兴的同意。

“先建船坞,造上两三百吨的船试试。然后再整上二千吨的船,这才好用!”

哈哈哈。武曌笑的在床上打滚,指着李元兴:“没文化真可怕!”

“郑和二千料帆船,就差不多相当于八百吨了,遗憾的他是平底船,而且用的是复合式龙骨。我们的船不是给河里用的,而是给海里用的,所以要先造一个二十到五十吨的试一试。因为我们是木船,不是钢船,所以二十吨值得一试!”

二十吨,李元兴想说好小呀。

“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蒸汽船,是五十五尺长,排水量二十五吨左右。海中用的船,郑和复合式龙骨不结实,经不起大风浪。二千吨的船,我们只能用钢铁制造,几年内是没有可能有那多钢,木船的极限是排水量四百吨,再大也没用!”

“造吧,华州的所有收益归秦王府。秦王府负责皇宫的所有开销!”

武曌扑到了李元兴身上,揪着李元兴的衣服:“打下沈阳,占长春。要木头,要煤,要铁。而且还要一个超级海港。你知道我说的是那一个。”

港口!李元兴心中有种莫名的疼痛,因为在后世的现代,那里的港口不属于华夏了。想到这里,李元兴翻身起床,点上烛台开始磨墨。

武曌立即跑过来帮李元兴磨墨。

第一封写给冯盎。

李元兴没有太多的客气话,只是问候了冯盎几句。然后直接写道,本王计划建海船,从杭州到你处,寻一良港,本王建议几个地点。而后,明月公主需要的木材,数量不要多,但要精,待海运通航之后,长安兴,岭南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