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页

第二,后勤是关键,辽城与建安已经占下,绝对不能还给高句丽。大量的存粮,随时为战争作准备。

第三,给前锋将军们足够的权利,将军有了临机决断之权,才能打好这场战争。

第四,高句丽求和只有一种处理办法,就是开城投降,否则绝对不停战。

萧瑀七论。

长安新闻报被抢购一空,那怕是许多不认识字的人都要买一回存在家中,这样的惊艳的文章可以世间难寻,更何况是在古代头一次有人敢这样丝毫不避讳的在写着政治事件,不仅是前朝的,还是当朝的。

高句丽使节几乎要疯了,这是大唐要向高句丽死战到底的信号吗?

当下,高句丽使节准备了重礼,去了百济使节的院子,他需要百济,他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的需要这样一个废物盟友了。

这就结束了吗?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长安城中仅仅针对隋与高句丽战争这个话题,然后是大唐为什么要与高句丽打仗,再然后是大唐消灭高句丽的必要性,以及大唐如何消灭高句丽。

先是笔客,后是长安城的真正名士。

再后来,连一些回家养老的老臣子,以及老将军们也写下文章。

长安城的报纸销售量创造了一个奇迹。

这下,不仅仅是高句丽使节,除了几个与大唐非常亲近的使节之外,各国使节都怕了。

渊盖苏文却是一副自信满满的神情,从宏文馆之中带着几份他抄录的文字回到了迎宾苑,他要向大唐秦王宣战,他要用自己的办法灭一灭大唐秦王的威风,为大高句丽争一份威严,我大高句丽就是与你大唐争一争霸主之位那又如何。

我大高句丽人为了霸业,才不会让你们汉人那样在乎颜面。

这一次,就让你们汉人尝一尝过于在乎颜面的苦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