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页

“蒸汽机用处有多大,不用我详细再解释。耀州是因为有本王在,所以才可以在几个月时间制造出来。但就是这个几个月时间,之前耀州作了多少辅助工作。所以高句丽最快也需要一年才能造出样机来。”

听李元兴说到这里,崔敦礼接口说道:“火车用的那台,当时消耗了精钢三十吨。有些零件制作的不够精美,自然是需要重作的,还有一些下角料。回收之后,最终的消耗大约在八吨左右。”

吨这个词,王及善与崔君肃完全不懂,大唐还没有这个概念。

“这是耀州新的计算方式。一钱的重量标准化,十钱一两,十六两半一斤。一吨就是一千斤。这样更方便计算一些,粮食用担,这钢铁用担就不合适了。所以有了吨这个字。”崔敦礼解释着。

大唐的一吨,不同于现代的一吨。

差不多就是七百四十五公斤左右,既然在大唐,李元兴还是使用了大唐的计量方式。

只是讲一些非常不合理的作了调整。

四十吨,在崔君肃的理解上就是,四万斤精钢。

“他高句丽不是买走了三万斤二等与三等精钢吗?那样的材质制作蒸汽机,只会有一种结果,就是炸炉,一等精钢才行。”

“然后,他们会去挖煤,但是他们却不懂得怎么挖,这个过程他们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个时候,本王的第二颗棋子就会起作用。”

第二颗棋子,三人都来了兴趣。

“第二颗就是赵言德,这胖子脸白心黑,比那煤还黑。只是他取得了渊盖苏文的信任,第一步就是将挖煤之法献上。第二步就是鼓动渊盖苏文作高句丽的曹操。第三步,就是拉动高句丽与大唐的军备竞赛!”

“他可靠吗?”崔君肃知道,赵言德就是那个被李元兴比作赵高的小人。

李元兴笑了:“他非常可靠,因为他知道,谁才是他的主子。再说万一,他就算投靠高句丽也无所谓,高句丽为了与大唐一争,军备竞赛是一定会被拉起的。”

“殿下的棋子不止是这两颗吧!”

“第三颗,金蔓青。”李元兴说到金蔓青的时候,有一些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