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页

那么大一个钢厂,听说规模超过了耀州现有的钢厂数倍,那可是牵动着不知道多少人的心思,而且在那里管事的听说还是一位皇子,只是具体是那位,普通人自然是打听不出来的。

“这个钢厂,估价三百四十三万贯。高炉为三只,产钢量在工部的公告之中可以查得出来。本王的趣事就是,长安城旧皇宫反正够大,本王已经得皇兄允许占了一声,在那里设置了一个交易所。”

李元兴说话的时候发现周围完全的安静了下来。许多原本在交谈的人也停下,都在留意着李元兴说话。

秦王嘴里没什么趣事。

秦王开口肯定没小事,随便一件事情都可能影响到某个行业的格局。

“这个交易所干什么呢?这钢厂卖出三亿四千三百万个份子,每个份子十文钱。买一次最少就是一百份,所得的钱全部再投到这个钢厂里去,那钢厂原本的就变成只有一半了。这投进去的钱币,可以让钢厂再增加六只高炉,那产量可以增加两倍。”

有些商人已经将随身带的小算盘拿在手上了。

“接下来,这个份子有三个玩法。第一个玩法就是拿在自己手上,年底钢厂肯定是挣钱了,净利的部分谁有多少份子,就分多少钱。就算是一文钱,也分到手上。第二个玩法是,这钢厂经营的好了,钢卖的多了,自然是挣钱了,那么这个份子,比如原本十文钱买来的,试问在手上拿上个把月,还会十文钱卖出吗?”

李元兴说完,就听着啪啪一阵盘算声。

很快,有一个商人就说道:“建高炉需要三个半月,调试可用也要一个月,按五个月计算。那么初买一个月,根据现在每天排队在周至钢厂买钢数量,三个高炉日产合计为六百六十吨钢,按订货的量看来,这高炉似乎还没有全力开工,顶峰应该是差不多过千吨。”

几个商人开始联合计算了。

“依殿下所说的这个份子,一份十文钱,一个月再转说,至少要再加半文钱。要是三个月转手,不加二文钱绝对不转。因为到了年底,这十文钱至少是七成利。”

又一个商人说道:“如果有人认为这东西是好的投资,可能会加价,也就是三个月涨到十三文也不为过。”

李元兴这时笑着说道:“当然,也有意外。比如工厂发生大火,毁了一座炉,那再转手,可能就是十三文变十二文。”

不!绝计不会这么简单的。

王及善与各位大世家的家主相互看了看,可谁也猜不出来,这东西到底他们看不到的部分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