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页

却没有想到,这句话,大唐的人却是非常的理解。

王及善这时继续说道:“有两个问题,对于他的死,我们是要为西突厥讨一个公道。还是支持造反的那些家伙呢。作为上邦大国,在这个时候绝对不能不说话。”

“我大唐,不干预别国内政。”李元兴冷笑着应了一句。

“不行,这个说法会被小邦人嘲笑的。”

“那就打压一个,扶一个。你们选人吧!”李二很直接的就开口了。

在场的三省六部主官们开始拿着纸条写名字,有些不了解西突厥就选择放弃。

李元兴没有写,他只是安静的坐着。

很快,被选择的人就写出来:“莫贺咄!他是杀西突厥统叶护的主谋,他想借这个机会上位,所以他是谋权者。这个人可以去死!”

“泥孰,此人在西突厥民望很高,而且最重要是,他的部落是靠近我们大唐的。支持他两年,西突厥内部混战,必然国力大降,到时候就是兵部众位将军的用伍之地了。”杜如晦负责念票。

让李元兴意外的是,杜如晦竟然把对外战争说的这样轻描淡写。

红果果的,就要提出要入侵别国。

“这个,出兵之事,不可说的太过直白了!”李元兴心说,儒家思想不是说维和嘛。

杜如晦是学儒家的,他的作法与后世大明朝的儒家相比,更象是兵家的人。杜如晦说道:“开疆扩土是万世基业,突厥人对我大唐窥视已久,只有让他们臣服,大唐百姓才可以过得更好!”

“就依克明的意见吧!”李二开口支持了。

末了,李二又来了一句:“近日里,见到商业部、异邦商业司多次上表,说高昌使节已经数次提出,高昌愿降低关税,愿意与大唐有更进一步的盟约。朕的意思是,明晚杜公设宴,邀请一下高昌的使节。”

“皇兄,和高昌谈还有意义吗?”李元兴真的是不理解了。

李二却说道:“在五郎去河州出发的第二天,克明去找过高昌人,想谈一谈关税的问题。可谁想高昌人却是把克明气得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