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好在这一个多月里也逐渐适应了。毕竟东极每次开会吵架的概率极高,而现阶段需要开的会也很多。

这种凑齐了人立刻就开会的制度在东极内部是一种默认的制度,这一方面提高了会议的机动性,但缺少具体流程的梳理也往往会带来一些麻烦。

整个东极的感觉不像是一个司职分明的公司,反而更像一个充斥着学术氛围的课题小组。

目前idol正式上线有半年了,创收已经初具规模,因为这种类型的游戏在国内存在较大的缺口,收益还是非常可观的。

陈启行已经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业界新贵了。有不少知名的公司都向东极抛出了橄榄枝,但是整个东极的态度都很一直,坚决不接受并购。

idol的雏形就是他们最初11人小组的本科大赛设计,一年时间里没日没夜的工作并没有让这个白手起家的小组得到很好的评价,发起人带着几个组员转投其他项目,剩下些带着傲气的组员继续和它死磕,而陈启行就是这个时候被推举成为组长的。

从本科到研究生毕业,所有的课余时间都在这个项目里了,所有人都是忍着一口气在为idol做好每一次的工作,最后的成果好不容易得到的这么真实可感的认可,怎么会舍得轻易卖掉。

也正是因为这种从学生时代一直保留至今的傲气和坚持,东极的独特性和创造性没有融化在勾心斗角的商业场里。

不过,过于自由的企业文化带来问题也随着人员的扩大逐渐被凸显出来。

为了更好的企业发展,他还是做好了彻底改革的计划方案,尽管这势必要失去一些东西。

稳定的合作关系的建立也是迫在眉睫,这样才能避免idol更新缓慢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