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了一番之后,刘岩也不再废话,只是问起如今博望的情况:“文和,刘表还有多久能到?城中一应物资准备的如何?将士们又如何?”
问起这些,贾诩却只是苦笑,根据探马反馈回来的消息,最多再有一天多,博望就要受到五万大军的攻击,这一次刘表可是下了血本要将宛城拿下来,而且好像还有另外的图谋,多半是针对刘岩而来的,这消息还是暗间营送回来的,据说天子曾经亲自到襄阳去会晤刘表,当然天子也是无可奈何之举,因为刘表不肯去雒阳,更不肯交出荆州,但是面对天子,刘表却还是进了人臣的态度,至于两人密晤,究竟商量了些什么,那就不得而知了,暗间营也不可能什么都知道,能侦察到天子的秘密之行已经不错了,但是根据推测,两人所商定的多半与刘岩有关系。
心中闪过这些念头,贾诩略略收拾心情,便朝刘岩点了点头:“这一战不容乐观呀,先不说刘表五万大军后日就可以赶到,敌人十倍于我方,而博望的城墙并不算是高达,觉挡不住太久的进攻,探子传回来的消息,说刘表的辎重很多,除了粮草无数之外,还有如超大型的抛石机,据说还有还有仿着神火炮做出来的神武大将军,至于登城梯巢车千机弩之类的更是不计其数,可以说刘表是下了血本了,这博望想要守住真是不容易,所以,臣以为一静不如一动的好。”
刘岩皱了皱眉头,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却并没有多问,不过心中却已经记下了,只是低声道:“文和具体说说,如何让一静不如一动。”
“博望城不易坚守,如果等刘表来攻,势必会损失重大,而且臣没有把握能守得住,一死不足惜,却辜负了大王的信任,”贾诩虽然嘴里这样说,脸上却没有一丝的不安:“既然城守不住,还不如直接出去找机会,本来臣想在刘表必经之地博望坡设伏——”
哪知道话不曾说完,本来正在喝水的刘岩,却“哧”的一口喷了出去,差点喷了贾诩一身,让贾诩一时间莫名其妙也就罢了,虽然刘岩是大王,但是贾诩也不由得有些恼怒,只是哼了一声,眼中闪过一道搵色。
看得出贾诩的羞怒,刘岩抹了抹嘴角的水,尴尬的笑了起来,只是掩饰的说道:“文和莫怪,其实我也是中意这博望坡,正好于文和不谋而合,所以骤然听见才有些失态,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文和你继续讲。”
虽然刘岩解释了,只是贾诩却并不这么认为,刘岩刚才的举动有些怪异,只是到底是大王,既然给了自己台阶下,贾诩也就不为己甚,只是了点了点头,却说了博望坡的地势,北负伏牛山,南面隐山,西倚白河,为伏牛山延伸于此的漫岗,地势险要,为古‘襄汉隘道’之通衢,素为兵家必争之地。先后为侯国,为县,为店,为驿,为镇。西汉时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功勋卓著,被汉武帝于元朔六年封为‘博望侯’于此,取其‘广博瞻望’之意。‘博望’之名,由此而得。
前此刘岩曾经来过博望坡,知道这博望坡的地势险要,从哪里要进来博望城,有一处山隘口,这十几里地宽的山隘里,几乎遍地都是疙瘩群,一个个高度不一的小山丘和一条条有水没水深浅难判的沟壑,而两侧更是茂密的树林,还有齐腰的野草,在此地设伏绝对是最佳的地方,其实来之前刘岩就想到了这博望坡。
据三国演义之中,说火烧博望坡是诸葛亮出山的第一战,其实这是大错特错了,真实的火烧博望坡乃是刘备所为,那时候诸葛亮还没有出山呢,据三国志记载: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
只是在三国演义之中,演义上面是诸葛亮,作为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之一,突出的就是诸葛亮的个人能力,所以加大了诸葛亮的篇幅,特别把一些成绩也扣在诸葛亮的头上。
而刘岩刚才之所以失态,就是忽然想起,刘备火烧博望坡的事情,难道历史还要再演,不过不是刘备火烧博望坡了,也不是诸葛亮火烧博望坡,却已经改成了贾诩火烧博望坡了,而敌人也不是曹军,而是刘表军了,想不到自己穿越而来,所扇动的蝴蝶翅膀,真的是改变了很多。
听着贾诩讲解着博望坡的地势,刘岩才知道错了,人家贾诩根本就没有打算火烧博望坡,而是利用这个山谷,打算来一出水淹七军的好戏,原来这博望坡紧邻白河,而这白河水流湍急,论起地势反而高于博望坡的山谷,早几天,贾诩就命人在白河屯起了一道河坝,开始拦截河水,让河水溢出来,流进山谷之旁的一处小盆地之中,此处盆地比起山谷略高一些,而这盆地却在山谷的前半截,如今几天下来已经形成了一个湖泊,要不是仔细观察,还以为原本就存在呢,此时贾诩已经让人撤去了白河的水坝,但是那盆地却依旧是一个湖泊,现在关键是要打通一道山梁,只有那里打通了,随时可以破开的话,贾诩的水淹七军的大计才能完成。
当然但是水淹七军还不足以将五万大军全部消灭,毕竟那道山口太过狭窄,五万大军沥沥拉拉的也能出去十几里,真的很难全部通过,下手的时候也只是等大军多本进来的时候,还会有一些在外面,或者已经过来了,但是贾诩还有火攻之策,就是在隘口外面,那里有一处山林,落叶最少积攒了很厚,加上野草,若是借助火油的话,顷刻间就能烧起来,对付还留在隘口外面的军队,也是很容易,关键是潜伏的人不能被人发现,至于通过的人,一旦慌乱,就会有人率三千军冲杀,相信也能杀他个大败。
听了贾诩的设计,刘岩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果火攻已经很阴损的话,那么这水淹家火攻则是要将刘表的五万大军全部埋葬在这里,就算是不入谷,贾诩还安排了火攻之计,最少也能打击一下刘表的士气,但是一旦入谷的话,却是一点活路都没有,至于不走博望坡,这五万大军就只有先行破开宛城,不然就只有这里,其他之地,三五百人还行,似这等五万大军,要经过的话,没有个十天八天也全过不来,还容易被各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