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页

从学霸开始 敢为 1113 字 2022-11-13

久久不见唐觉晓回复,法女士问:“唐总,李德先生、冯娇小姐让我务必要和唐先生一谈,说唐先生有更长远的目光,到底是……”

唐觉晓说:“拿我国举例,碳水化合物看超级稻,也就是大德鲁伊。蛋白质现在自己是指望不上了,目前看美、巴。维生素看各种菜。整个植物科学最尖端的种子部分,注定了三分天下,我国不处于上风,并且因为地不够,会长期落到下风。”

“是的。”

“后来我琢磨,植物大多要光,要光就要地,我们没地,是不是可以靠动物?蚯蚓肥可以绿水,可以青山,往螃蟹池一撒,每斤螃蟹多卖几块钱,往黄土高原撒,绿化肯定猛,往盐碱地撒,盐碱地问题解决。我又往深里再想,想到了更多。已知进口美国的大豆用于动物饲料,我们没地就没光照,但蚯蚓不需要光照,如果所有人都养蚯蚓,动物粪便用来喂蚯蚓,并且有钱赚……今年进口9000万吨豆子,明年8500万吨,后年8000万吨,大后年7500万吨……你说这可能吗……”

法女士其初始没什么反应,到后来猛的抬起头来,一脸震惊!

……

第975章 非洲援助共识

现在的人大多数想的是那3亿人,如何打造这3亿人的产品,如何发展这3亿客户等等。

除了官府搞基层建设的,谁认真的为另外11亿人着想呢?

人都缺钱,最缺的肯定就是这11亿人了,直接给钱是下策,让他们生产力爆发,这才是王道。

等到生产力爆发了,哪怕按照日国模式进行改革,那也可以的。

哪怕不改革,也会有好处。

唐觉晓思考着新思路……

首先就要单个的农民养蚯蚓,养了就赚,感觉赚就会有人干。农科研究的人以前在各地都有卖东西的,就是不一定卖蚯蚓,而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想要哪个型号的蚯蚓,甚至可以网购。哪怕是懒得网购,自己随便挖个一斤,网上搜索不怎么科学的版本落后的《大棚蚯蚓养殖技术》、《牛粪养殖蚯蚓技术》,就养不得蚯蚓吗?养鸡一年翻62倍是战忽,养蚯蚓何止62倍?光是蚯蚓肥就是赚到了,蚯蚓可以喂鸡。

单个的农民赚到了,继而村霸就出现了。现在互联网发达,警力下沉,多少人等着功劳升职,再村霸也会有个限度,不同以往。如今的环境,很容易有强力人物统一收购牛粪,建厂搞大规模合作。

等到大规模一出现,各种学过“互联网+”的人就有了用武之地。有些盛唐的人觉得羊城生活太辛苦,回乡创业去了,可能拿的还是盛唐蜜蜂金服的创业金。

等到了各地形成初级规模,这时候会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拦路虎,做买办经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