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番外一 二月兰
蒲启明一向觉得仲春的东宫是最美的。
大概因为他自己和太子都恰巧生在谷雨前后,常年干燥的京都难得有一个多月的雨季,雨水绵密,朱红的宫墙上便打上了一层水雾。秃了一个冬天的树枝纷纷抽出新叶,在这充沛的雨水中茁壮生长。蒲启明的老家在南方,他觉得京都的四季唯有这一个月略略让他想起家乡的感觉。
刚过弱冠之年的蒲启明长身玉立,自带一股孤傲之气,双目之中含着隐隐的锋芒。世人称之积石如玉,列松如翠。他生来爱洁,素喜白衣,世家公子穿白衣常有飘逸之感,蒲启明穿之却是冷若冰霜,比之官服更拒人于千里之外。
除了他和太子李桓在一起的时候。
虽然名为太子太傅,蒲启明与李桓更像是朋友,是知己。如他今日,携着《文心雕龙》踏入东宫,春雨酥润,蒲启明撑着一柄伞,还未进门脸上已有淡淡的笑意。李桓亲自在门口接他,蒲启明收了伞,习惯性地将雨水洒了洒,不料正好洒到了李桓的衣角,洇湿了一片。蒲启明刚想谢罪,李桓已经笑起来道:“无妨,习习谷风,以阴以雨,承蒙先生这一洒,倒让孤沾上了谷雨之气。”
蒲启明舒眉一笑,他的眉眼挺拔,展颜笑时便有一股明媚之感,和平时的清俊大异。他看到李桓穿着青绿色的常服,半披着头发,若不是腰间佩着的上好的和田玉佩,倒像是个清雅的世家公子。
“太子这样让陛下看到,又要说失了皇家仪态。”蒲启明虽然嘴上如此说,态度却和软得很。
“也就是先生来放肆一下。”李桓眨了眨眼,难得的淘气一下。
蒲启明本想板一板脸有个太子太傅的样子,一见李桓如此自己绷不住先笑起来。倒是李桓正了正坐姿,恭敬道:“先生今日讲什么?”
“曹子桓。”蒲启明清了清嗓子。
李桓道:“曹氏三人,孟德气势雄浑,子建文采飞扬,但依孤看,子桓长于思辨,不输二人。”
蒲启明抚掌叹道:“所见略同。《文心雕龙·才略篇》道‘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世人多叹子建《白马篇》《洛神赋》华美飘逸,却不知子桓的《典论论文》才是辩要的精髓。”
李桓轻呷了一口茶,突然感慨道:“子桓有那样一个出众的弟弟,心情大概很复杂吧。”他望着窗外绵绵的细雨,思绪不知落到了哪里。
蒲启明了然,这两年李枢到处征战,锋芒毕露,朝中也多了很多支持的声音。李桓虽为嫡长子,却以文才见长,行事仁善,连圣上偶尔都会评价他缺乏帝王气概。他正色道:“太子不必忧虑,大周一向遵从儒道,殿下所行之道为仁政大统 ,不必自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