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页

“这么说来,只能按照他们的要求合作?”孙道乾有些不甘心。

“只要有经费,开发出那些技术,依然属于咱们单位。军方目前没钱投资,自筹经费很难支撑。”欧阳绍修说道,“他们的生产线建设在我们这里,对双方都有好处,我们的配套厂可以承接一些零部件的制造,设计团队可以挑战更高技术难度……”

如果合作,秦飞可以得到最大好处。

只不过,他们想要得到的好处远不止如此。

秦飞的组装车间,相比沪市的运十组装车间,一点都不觉得小。

车间跨度超过六十米,整个车间更是长达两百米,同时在里面生产十多架运八,依然还有着很大的空间。

“这车间,就足以满足运十的组装需求。”马凤山指着空旷的车间说道,“旁边的小型车间,秦飞的地面试验台跟运十不同,我们需要重新安置铁鸟试验台及电网络地面模拟试验平台等,一个车间足以装下所有的试验设备。”

秦飞的车间环境等,非常符合运十的组装生产。

这里是国内最大的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军用大飞机生产单位,自然不会差。

“只要你们同意,我们就开始着手先期的技术资料搬运工作跟生产线改进投入。”郑宇成参观过运十的车间,两相一对比后,觉得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有我们404坑人,绝对没有人能坑我们404。”

178 豪气的郑主任买不起的设备(月票1400加更)

“作为同是研究大飞机的兄弟单位,你这话太伤人了。”对于郑宇成的话,孙道乾极其不满。

即使知道,也不要说出来嘛。

“我们可以从贵方租借厂房。”谢凯提出解决方案,“使用的厂房等设施,毕竟是由贵方投资建设的。”

秦飞想要经费,少量经费让双方合作更愉快,完全没必要太抠门。

专门建设一个生产车间,在404不需要地皮成本,各种物资的运输成本更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