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页

谢凯看着眼前的伊朗人,他实在弄不清他们的想法。

随意地坐在胡杨木沙发上,喷出了一团烟雾,看着伊朗人,“将军,我实在很难明白你们的意思。”

“一个旅,如何配置跟训练,才能达到最大的作战能力。”伊霍尔对谢凯这样年轻,却抽烟感觉头痛。

他都觉得自己是疯了,居然向一个孩子来问军队建设的事情。

“按照寻常配置,一个旅可以装备至少六个营,甚至九个营。根据建设方向,可以重点进行配置。陆军建设,重型装备部队,这是作战的主力。所以,坦克营必须有……协同坦克作战的装甲车建设的机步营必须有……联合作战的武装直升机部队……”谢凯这些东西,都是方案中提供的。

没有具体配置。

所有的都是以营为单位,这也是几十年之后解放军改革摸索出来的。

不过主体还是以旅为单位。

谢凯提出的方案,是以国内最顶级那支蓝军部队打造出来的,一个蓝军旅,跟国内众多军区众多精锐部队较量,唯独一次的失败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失败,双方同归于尽了。

谢凯感触最深的就是当初进去演习区域的红军部队,喊出了“活捉满广志,解放朱日和”的口号。

这样的一支部队,他如何不希望早点出现?

虽然信息化建设国内没有开始起步,但是从一开始就配置好,慢慢升级,然后这块磨刀石不断去打击红军,这是多有意思的事情?

祁连山区甚至更适合综合部队的演习。

不过,国内很难。

现在有伊朗人当小白鼠,他自然不放过机会。

“我们希望的是,在这个旅,不仅要配备重型坦克等,还得有空军……”伊霍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