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页

至于363车间或基地是否已经有全套的设计方案,这不在谢凯的考虑范畴。

“必须得尽快拿出样车,两伊战争到现在持续了五年的时间,萨达姆已经打不下去了。”在363车间,伊朗人没有任何的表示,汪贵林有些失望,谢凯则是根本不介意。

要想在两伊战争中最后捞上一笔,就必须得让中国生产的武器装备出现在战场上。

得到实战检验的武器装备,才能吸引有兴趣的国家进行采购。

谢凯知道,两伊战争持续不了几年了。

各种武器装备的开发,时间需要太长。

“我们已经在加紧速度了,不管是359坦克还是122毫米自行榴弹炮,都是在以最快的速度去改进,生产样车。装甲车这块,技术难度也不是太大,几乎都是国内现有技术的集成。”汪贵林点头说道。

战场是检验武器装备性能唯一的平台。

“你跟王浩怎么回事儿?居然主动帮着他们寻求项目经费。”郑宇成关注的是谢凯跟王浩之间的关系。

两人从小不对付。

“有什么怎么回事儿?我原本还希望伊朗人可以投入一部分的经费,让我们的装甲车项目有着更充足的经费研究……”谢凯说道。

他真没考虑跟王浩之间的私人恩怨。

“真的如此?”郑宇成看着谢凯,猜测着眼前小子真实的心里想法。

谢凯点头,也没有去做过多的解释,很多东西,解释是非常无力的。

“直升机这东西,我们现在是赶不上了。”白彦军叹了口气,即使立项,也需要不短的时间。

国内直升机研究方面的投入远没有陆军装备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