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页

不是基地管理委员会不想,而是不敢去想。

发动机研发投入,以及国内的基础情况,谁都知道。

哪怕是引进了全套的生产技术,到现在,十多年时间,都没有完成贝斯发动机的国产化。

“不是说了,只是预研吗?”谢凯没有说矢量发动机的事情。

他清楚,一但说了需要这种国内目前甚至没有听说过的发动机,整个项目都会受到抵制。

发动机问题,只能等。

要么等苏联解体后从老毛子手里引进,要么就等国内的发动机技术水平提升上来。

隐形战机,仅仅是图纸设计阶段,在国内一点基础都没有的情况下,不是短时间内能搞出来的。

走一步看一步,不能等到有了发动机再开始研究隐身战机不是?

“别打岔,让他说完。”一直都没开口的郑宇成让谢凯继续介绍。

他已经对谢凯说的这种战机有了兴趣。

“超级信息优势。这一点才是最核心的东西,不管是隐形,还是超机动能力,都是比较容易解决的。这款战机本来就是考虑到未来装备的发展,就如同我们的359坦克预留的升级性能一样,数据处理能力要求更高,甚至可以说是一台移动的超级计算机……”

在这样的要求下,雷达、红外、数据链、电子战系统、告警系统将被融合为一个完善的战场感知体系。

无论是对于电子技术,还是信息处理的技术,要求都是非常高的。

国内连三代战机都还没有解决,航电系统,雷达系统连最基础可以下视的都没有,再要求新的,难度更大,挑战更高。

谢凯甚至不敢把知道的情况全部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