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巴基斯坦不认为投资25亿美元,两款战机都得给技术给他们就好。
这年头的首都,还没有几十年后那么大,道路虽然不如几十年后宽广,路上车也少。
从华清大学到首都国际机场,需要的时间并不是太多。
谢凯也没有具体问巴基斯坦方面的一些条件底线,反正意向合同之前就签了,这次算是落实,也没有太过复杂,一路上,则是不断地询问穆巴拉关于埃及方面的情况。
埃及跟中国这些年的军贸范围在不断扩大,甚至创造了一些中国对外军售的记录。
唯独就是到了后面,埃及不再采购来自中国的武器装备。
谢凯曾经看到一个报道,在中国歼十外贸型号出来后,埃及虽然表示了浓厚的兴趣,最终却跟俄罗斯签订了50架米格-29跟24架法国达索公司的阵风战斗机来替换老旧的歼七系列;花费巨大金额采购387辆美国1主战坦克跟762辆反地雷伏击车。
这一切,好像埃及这个中国传统军售国全面放弃采购中国武器装备。
有报道分析,这是欧美捣乱,破坏中国武器装备走出去。
这种原因,肯定有。
但是更多的,谢凯认为,还是国内武器装备出售的一些政策导致。
比如,歼十不出售,外销型号性能降低了太多。
而大力推销的枭龙,也很难受到客户青睐,在以三代战机为主流的时代,推销两代半战机,可见这有多尴尬。
陆地装备什么的,同样如此。
自用型号因为技术原因不出售,外贸型号删减技术后,性能降低太多,能有多少客户?
一开始,超七工程,谢凯就把从中国引进了k-8生产线的埃及当成了最大的潜在客户。
埃及人来了,他琢磨的不是如同之前那样磨刀霍霍,而是怎么全面扩大跟埃及之间的武器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