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4页

比起欧美的同类型战舰,综合性能至少在表面上看起来要高不少。

海军觉得还有更多的出口机会,所以倒也没有如同没订单之前那样迫切地把这造船厂给404。

“船坞扩建工作不是才刚开始没有多久么?”谢凯问道。

商船虽然建造技术不如军舰这样复杂,也不是能轻易就完成建造的。

郑宇成看着谢凯,“你小子这阵时间是看糊涂了?沪东船厂的2号船坞,在80念就改建,船台扩宽,船闸也扩到了30米,建造十万吨的货船虽然勉强,也是可以建造的。”

谢凯还真的忘记了这事儿。

当初去沪东船厂的时候,厂长李庆明就介绍过。

原本的扩建是为了建造美国的十万吨运矿船,结果订单让小鬼子的造船厂抢走了。

没有业务,还投入了不少用于升级基础设施的沪东船厂陷入了资金危机,一直搞了几年,最终才想要找404接手来拯救这家船厂。

“再说了,不是还有分段建造么?先在各个配套单位生产各种零部件,船坞扩建完成,到时候直接就在船坞里面组装建造,建造完成,里面的各种系统装上去就是了。”郑宇成说道。

方案当初还是谢凯提出来的。

分段建造,远比原来那种挨着挨着建造,从底部挨着往上建造要好得多。

“这也是为了验证军舰建造的技术可行性,053的分段建造也都没有什么问题。”郑宇成拉着谢凯往里面的会议室走。

让谢凯没想到的是,沪东船厂的领导跟一直都是在海军相关造舰单位待着的齐志远同样在会议室里面。

他们正在里面开会。

谢凯听了一会儿,才发现,这些家伙讨论的是继续扩建3号跟4号船坞,到时候让整个船厂可以同时建设4条十万吨以上吨位的巨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