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6页

中国航空工业系统都是学习苏联发展起来的。

安东诺夫在开发出安124这样的大型运输机之前,精力都是放在涡轮螺旋桨飞机上。

安22这款世界上最大的涡轮螺旋桨飞机,那是涡桨飞机的巅峰之作。

对于中国航空工业来说,技术一脉相承,工业标准相同,安22一旦引进,已经消化了的安12技术的运8,技术跟性能可以很快升级到安22的级别。

白彦军真心无法说服谢凯放弃引进的想法。

谢凯都说了可以从苏联贷款,他还怎么反对?

“你真的想搞?目前空军真没有这样的需求啊!”

“不是我们想搞,是安东诺夫非得把这款运输机的技术卖给我们。也许他们只想卖飞机,安东诺夫的制造工厂,已经没有什么订单,工人被分成几班干活……”

谢凯把安东诺夫的情况做了介绍。

“咱们技术人才储备不够。”白彦军继续找理由。

他不同意谢凯引进这款被苏联放弃了十多年的安22涡轮螺旋桨飞机。

苏联人放弃了十多年的,绝对不会没有原因。

真像谢凯说的那样,苏联人完全可以捡起来继续开发。

谢凯在安东诺夫的人提出来时候就动心了,哪里这么容易就放弃了?

“人才储备不够,不是问题。一边消化一边培养人才,等到苏联不行了,再从安东诺夫设计局挖人。在苏联倒下前,我们必须跟安东诺夫达成合作。只有在合作过程中,才能真正了解到他们技术团队的情况,接触到各种核心技术人员。”

谢凯之所以一直想扩大跟苏联的合作,甚至连安22这样的飞机都想要,不仅是安22对于中国航空工业有着很大好处。

在合作过程中,中方人员可以通过正常的官方渠道接触到安东诺夫的设计师跟技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