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8页

柳东盛不解地看着季米诺夫,苏联不可能允许最先进的军用运输机安124出口。

安225更没可能。

安22这种落后的涡桨飞机已经停产了十多年,中方拒绝也是正常的。

“对中国人来说,安22是最合适的。他们空军使用的最主力运输机是由安12仿制而成的运8,安22是安东诺夫设计局所能给中国人的最好的……”

柳东盛看着季米诺夫“部长,您是希望说服中国人采购安22的技术吗?这可能有些困难。”

不困难就不找你了。

季米诺夫知道,柳东盛跟安东洛夫设计局的总经理尤里亚夫等人走得非常近。

柳东盛看着季米诺夫,弄不清楚这老家伙究竟是不是在试探自己。

向季米诺夫做出了解释。

“部长,要说服中方采购也不是太难,根据中国的需求,针对他们的需求适合他们的全套技术。如果真要出口安22的技术,最少需要配套发动机技术。对中国航空制造业来说,最缺的不是大飞机,缺的是大型航空发动机……如果能他们无法拒绝的先进航空发动机技术,捆绑安22出口,他们绝对不会拒绝。”

虽然依然是中国人,柳东盛说话时,还是站在乌克兰人的立场考虑问题。

“发动机生产技术?”

西蒙诺夫看着刘东盛,皱紧了眉头。

他知道对方说的可能是事实,可目前,去哪里给中国人搞到全套发动机生产技术?

安22上面使用的hk12a涡桨发动机,来至俄罗斯库兹列佐夫设计局。

乌克兰方面根本就管不了。

更没可能说库兹涅佐夫设计局向中国发动机的全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