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的主体部分,这些成本高的都已经制造出来了。
“安22技术,我们即使要高一些的价格,也不可能高得太多,太高了中国人不会要的;哪怕是d18t发动机的全套生产技术,最多也就值5亿卢布左右……”尤里亚夫满脸苦恼。
他们没有足够的技术来凑足百亿卢布。
安124倒是值钱,可那玩意儿,苏联不会批准出口,中国也买不起。
“d18t发动机技术,可以要求中国人支付8亿卢布以上!”一直都没有怎么说话的贝斯特罗夫突然开口了,“既然军事工业委员会跟政府都支持,完全可以要求库兹涅佐夫设计局安22使用的hk12a发动机的全套技术,这样一来,仅仅是安22的全套生产技术跟资料,我们都可以要价超过12亿卢布……”
“那也不够啊。”
季米诺夫根本就没去想一直反对出售技术给中国人的贝斯特罗夫为什么会这样提议。
价格太高,中国人不会同意的。
可价格太低,乌克兰航空工业部下属的各个单位的技术,根本就无法凑够100亿卢布。
凑不够100亿卢布的贷款,这合作,就无法得到中央财政的支持,他们一卢布的贷款都无法获得。
“米17使整机发动机,也可以给中国人,中国人在直升机研发上,现在主要跟西方国家合作……”就连反对最为激烈的马达西奇航空公司总设计伊夫琴科,同样提出了可以出售什么。
他的开口,让季米诺夫终于意识到了不对。
米8跟米17直升机的发动机,只有马达西奇航空公司可以制造,拥有全套技术啊。
这些虽然都已经落后了,可苏联依然装备了不少这些直升机。
“你们……”
“马达西奇需要更多的经费!”贝斯特罗夫平静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