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还说他们推卸责任呢。
rd-33发动机交易在合同中附带的技术标准中就已经注明参数等具体细节。
苏联的技术专家也向中方人员作了技术详细介绍。
rd-33发动机涨价,就因为改进设计使得使用寿命更高。
中方技术人员同样亲自到位于莫斯科的红色十月工厂,即契尔尼舍夫机械制造厂考察了改进后的发动机实验跟生产,并对发动机质量等进行了检验。
“郑叔,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要不干脆让去现场,在这吵来吵去得不出结果。”
谢凯见双方坐在这里根本就无法讨论出问题,都在推卸责任,互相指责是对方的失误造成故障而导致坠机。
这跟开会的初衷不符。
现在就不是讨论责任归属的时候。
直接提议到生产现场去。
60台发动机,已经有30多台装配到战机上。
装配完成的战机都停在132厂总装车间厂外的跑道边上。
停在这里,就为了找出故障原因后直接解决战机上的故障隐患。
剩下的发动机也都在132厂装配车间的库房,不少都在装配现场,有的已经装在战机上。
苏联专家组大部分人员一直都在132厂的生产现场查找问题原因。
超-7a技术人员跟132厂各单位一直都在积极地配合。
不解决,生产无法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