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5页

现在不同,运-10不仅依然存在,技术发展还非常不错。

宽体的运-15也即将进入首飞。

运-20也进入论证阶段。

“确实,国内航空市场未来发展会非常快速。从国际上无论是购买飞机,还是租赁飞机,我们所付出的代价都比别的国家更高……”

“咱们国内有c-910,而且当初还参加过巴黎航展啊。”郑宇成有些不理解了,“国内自己不能制造大飞机,他们这样还能理解,咱们自己有了,还想着技术讹诈?”

“民航订购的c-910,到现在,一架都没有交付,船王的两架你们也没交付……”

赵峥幽怨地看着郑宇成等人。

404几人,顿时不吭声了。

这次的大飞机交付,虽然尚未到交付期,却因为秦飞在产能扩大方面的进度延迟,即使有着谢凯提出的脉动式生产线,可产能上,也不是一时间能建立起来的。

产能最大的沪市大飞机厂,却用来跟麦道合作了。

被404运走了所有技术资料,关键装备,还拚命挖他们的人,麦道在中国的产能同样不高。

“现在第一架批量生产的已经进入最后的生产工序,最多三个月,就会持续交付了……”汪贵林琢磨了一番,安慰着赵峥。

确实很快就能交付了。

“以后国内航空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c-910的各种性能,经过你们这么多年飞行测试没问题,可商业性能如何,为未可知。商业性即使可靠,产能呢?国家航空产业的发展,总不能为了等着你们的产能跟上来,一直面临缺飞机可用的问题吧?”

赵峥的话很现实。

国内航空产业制造产能很低。

红旗集团的发展,远超过配套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