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9页

哪怕伊尔-76在30年后同样在持续生产,现在的他,可以自豪地说,不是那么重视了。

运-15的最大起飞重量比伊尔-7陆少了四十吨啊!

而伊尔-76运输机秉承着苏联装备一贯的特色——傻大粗,耐操,空重超过90吨。

大飞机,越重,使用成本也就越高,毕竟需要消耗更多的油料来维持飞行不是?

原本,国内航空工业基础是学的苏联的,但是后来发展运-10,就开始使用西方的标准,技术也向着西方靠近。

西方的飞机,因为材料跟工艺更先进,同等类型的,重量要比苏联的轻不少。

当然,也因为这些原因,西方的飞机在耐操程度上,是没法跟苏联比的,在非洲草原上的狂野起降,同类型的西方飞机是没办法做到的。

“咱们的技术超越苏联?”工作人员有些不理解。

他也知道谢凯的性格,见谢凯没主动解释,自然也就没有继续问。

“伊尔-76的制造资料如同鸡肋?谢凯什么时候这么不重视苏联技术了?”柳东盛拿着手中翻译过来的电报,问罗峰。

罗峰更是不知道。

“没有别的?”

“有,凯哥说,先期搞的数量不能超过20架,之前在国内时候说的五十架太多了。不知道他又抽什么风,过了这村就没了这店……”罗峰还是有些惋惜的。

伊尔-76运输机,是好东首发

尤其是现在价格还便宜。

明天去看了空军基地的伊尔-76现实情况,直接就可以谈价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