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可是这一次没有突然出现的卓睿了。

卓睿这些天又不在学校。

康进秋休学手续办得快,走得匆忙,一直等不到他回来,只能给他和杨思辰各发了个消息。

刚发没多久杨思辰就直接回了电话过来。康进秋只说是家里老人身体不好,要回国陪他们。有机会,有机会会再回来……

他是想再回来的,这几年学习的专业和那些跟导师一起参与的刊物康进秋都喜欢。

但康进秋心里觉得,没什么机会了。

至于另一位,直到康进秋上飞机也没有回复,不知道是仍然不想理他或者根本不在意。

从伦敦到北京飞了十个多小时,康进秋怎么也睡不着。

他笔记拿出来一页一页地翻,就像在回顾这几年没有结果的努力——从冬天到夏天,一开始是康进秋主动跑过去,后来算是两个人“同流合污”。

卓睿态度总是那样,做完就等于交流结束。

康进秋心想:没关系,没关系。潜移默化需要时间。

他不介意等66天。

66天不够就多来几个66天。他习惯忍耐。

没想到,现在一天都没有了……

作者说:今天还是来啦!做完事情抽时间改了一下。

删减了一些繁杂的内容,所以稍微短。因为我总是喜欢将他们琐碎的日常都讲出来,怕你们看多了会嫌烦??

不用担心离别,成年人的离别是为了更好地……

BTW,平均66天是写之前正好查到的文献。建立或者放弃,都需要留足时间。

第13章

回国后的康进秋仿佛掉进了时间空格,卡在里面原地踏步也无人发觉。

没往前走,因为前面没有什么他在乎的东西。不往回看,是难以面对午夜梦回有些人已经不在身旁。

杨思辰打电话来闲聊的时候,北京时间下午六点一刻,康进秋刚从公司走回家。

“进秋,上次不是跟你说我要带维维打算找个时间回北京吗!这事儿悬了,我妈妈突然说下礼拜要过来。

“哎,她就是想跟姐妹过来伦敦购物,还非得我们陪着。

“好可惜呀!本来还想下周就跟我哥一块儿回,只能过段时间再看看了……”

之后杨思辰再说什么康进秋都听不进去了。

如果没听错,他听到说卓睿要回来。

卓睿。

终于要回来了……

半年前康豪回了香港,临走前还是问了一句:“小秋,要不要一起走?”

可惜有些晚,康进秋已经不想跟他走了。

苏虹家虽说不欢迎康豪,但对这个拢共没见过几面的外孙格外疼爱。这使得康进秋每次去苏家都由衷感到舒心,也成了他在北京唯一认定的慰藉之地。

在苏家,没人觉得他说普通话语调奇怪,也没人嫌他讲话慢吞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