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周至笑道“我知道了,乾隆一直以文化人自许,对艺术和书画非常痴迷,因此内府最精贵的纸张,肯定就是彷澄心堂纸那样的彷古书画用纸四舅妈我猜得对不对”
“正是”四舅妈笑道“所以内府最珍贵的纸张,乃是各种彷古纸,又因为乾隆朝国力最盛,因此清代造纸的最高水平,就是乾隆彷古。”
“这里边最珍贵的几样,乃是彷晋侧理纸、彷宋金粟山藏经纸、有斑点藏经纸、无斑点藏经纸、彷澄心堂纸、彷明仁殿纸、彷梅花玉版笺、彷高丽纸等,均有传世纸品。”
“比如着名的三希堂法帖快雪时晴贴,乾隆重装的时候,亲自楷书的引首神乎技矣四个字,就是写在彷宋金粟山藏经纸上的。”
“法王寺龙藏经的封皮,内里的用纸一般,不过封皮的用纸却非常珍贵,想来这就是果山两位师弟在京中专营出来的结果了。”
“是西太后拿这点封皮纸出来代替半幅銮驾的噱头也说不定。”周至对这位太后没什么好印象,认为什么没底线的事情她都干得出来。
“法喜寺与金粟寺同位于海盐县,与金粟寺相距不过五里。两个寺庙在宋代熙宁年间,都用一种纸张写抄过大藏经。”
“除了写经之用,剩下还有大量的空白纸藏于寺内。每张纸的中心位置,都会盖上一枚金粟山藏经纸的小印。”
“这种纸属于唐代硬纸的延续,呈黄色或浅黄色,表面施加蜡质,再经研光,因此帘纹不显,表面平滑。”
“每张都制作精细,比较厚,因此可分层揭开成三四张。”
“到了明代,这些纸从寺内流出后,便为世人看重,竞相购求,常用作书画引首。”
“明代张燕昌发表金粟山笺说后,金粟山纸名声大振,并贡入内府。”
“而明代民间最大一位收藏家,就是着名的书画家董其昌。”
“他对自己的收藏可谓是非常得意,很多书画作品,都刻意保留了那枚小印的印文,显摆之心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