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页

“没事,这个剧本我正好有时间推敲。老板,这是打算冲击奥斯卡的电影吧。”

“当然,那群老货有胆子不给,我就把他们拆碎。”

卡神并不怀疑威廉怀特的说法,但从电影的角度说,这部电视实在太符合主流价值观了。

是,妇女和儿童是获得了优先的资格,约翰牛确实很绅士。那么,底舱的那些穷人呢,她们是不是也获得同样的权利。

很显然,他们并没有。

借机逃命的有钱人,威廉怀特并不鄙视他们。如果是他本人,相信也会这么干。对于那些放弃机会的人,威廉怀特充满敬意。不论这些人是怎么想的,在那一刻,他们都是伟大的。

威廉怀特这部电影,最想表现的就是这个。至于为啥穿插一段感情戏,说实在的,如果没有这些,你就差不多在拍纪录片了。

老美的很多电影,其实都是这么拍的。拍大兵的时候,诺曼底就变成了插曲。一座无足轻重的桥梁,却成为了最主要的一个环节。

钱很重要,却还不是最重要的。场面如果太大,观众是没有代入感的,你也没办法表达你想表达的东西。

这种类型的电影,通常就是毛子拍。前线杀声震天,会议室里老家伙拿出烟斗一比划,敌人立刻土崩瓦解。

节约费用也只是其中一个缘故。你在米国拍电影,确实可以直接请大兵或者警察。

但是,你需要支付费用的,而且还不低。故事题材如果是反战,也就不会有什么补助。绝对要多贵就有多贵。

当然,从小角度入手,你也不能脱离主线,要是扯得太远,你一定会扑街。珍珠港拍到最后,你实在不知道炸弹贝想拍啥。

直接绿男主,哈哈,这货一定不看。这么干的作家,再是大神也会扑街的。

代入感很重要,代入到最后,发现自己绿了,尼玛,寄刀片都是轻的。

“天哪,乔治,威廉怀特疯了。”斯皮尔伯格听说这个消息后,也不淡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