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只是部分减免,后来又搞出了会员认证,注册会员不但享受折扣,还能享受运费减免,随着越来越多的套路加入,终于,一群大型购物公司开始坐不住了。
巴菲特之所以关注,那是因为他投资好事多和沃尔玛。应该这么说,大部分的机构都持有沃尔玛的股份,即便是怀特投资,好像也是重仓持有。
“不止可口可乐,我们的分析人员发现,这个家伙的平均毛利率并不低,可是呢,一些较为著名的品牌,如可口可乐和雀巢,他们都选择了较为低廉的定价。
这其实并非什么首创,大部分的仓储式卖场,都选择了类似方式。如此一来,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这家店铺的价格好便宜啊。
当然了,如果你只是购买可乐,他就必然会扑街。”
巴菲特很快就想明白了,实体店也好,网上店铺也罢,一般都会购买一堆东西。可是啊,为毛没有什么人效仿呢,这貌似并不困难啊。
仿佛看出了巴菲特的疑惑,查理芒格苦笑道:“物流啊,关键的可题在物流,只有他们一家,拥有如此能力。
他抓住了一个好时机,现在的投行都很谨慎,没有什么人敢投资。我听说,沃尔玛的议案,叫他们自己的内部都没通过。”
听到了这里,巴菲特脑袋都打了。对于这个世界商城,他一向是不以为然的。总以为这是威廉怀特无可奈何下的产物。
米国的垄断,其实非常隐蔽。几乎所有的大品牌,都在财团的层层控制下。大摩为首的财阀,又控制了铁路运输。
至于沃尔玛这些,前面说过了,表面上看,那是人家沃尔玛家族的,可是呢,个摩托罗拉一样,属于高尔文家族的又能有多少呢?
生产,运输,最终的销售,这些东西都在财团的手里。美帝之所以可以容忍小曰本的品牌,那是因为经过了一系列的手段,相当大一部分股份,其实也在财阀手里。
看起来贸易逆差很大,你去除米国的海外企业,再去除他们控股的那部分,逆差固然依旧存在,却也没有公开发布的数字那么离谱。
想想看吧,真有这么大的逆差,鹰酱还能忍得住?
没可能的,所谓的贸易逆差,那是因为这些钱都没有回来。米国是全球征税的,你赚多少钱,在啥地方赚的钱,这都没有关系,最终这些钱通通要征税。
米国一旦缺乏资金,其实非常简单,允许跨国企业资金回流就好。只要这部分收益不交税,全世界范围的货币就会稀缺,反之,这些钱只要不回来,全球的通货膨胀,根本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