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页

“去内地用美刀投资,至少也要让产能抵达月产五万台以上。”

伴随李诚的话,邵安娜突然开口,“老板,去内地投资没事,但是直接用美刀的话,这官方汇率”

这个时代内地急需外汇,你用美刀去做事会得到很大优待,唯一比较尴尬的是汇率问题了。

李诚淡然道,“汇率可以不用太在意,内地官方,我们愿意在汇率吃亏的话,那么建厂时的地皮、成产原料等等,就会得到很大的优惠。”

“水电之类同样会得到很大优惠和扶植,就是招工建设方面,你们都不用太费心的。”

虽然直接官方兑换,在货币价格上会吃亏,可李诚同样明白这个时代,内地对投资商的热情程度,这不是正统的82年,如果是正统82,那么建厂做生意什么的,还有很多需要避讳的。

这个综合位面,姜万濛都建出万燕,向市场投放过第一批vcd机了,还有很多跟风者纷纷建厂。

足以说明投资环境还是值得放心的。

微顿了一下,李诚再次道,“我们的工厂越快越好,包括制作vcd碟片,这一波红利也就是两三年时间。”

他清楚记得,从第一台vcd被发明,再到第一台dvd机推出市场,中间只隔了三年。

三年时间内地是百强争霸,但vcd都没怎么走上国际,欧美等地依旧是使用旧式录像机录像带,等岛国那边推出质量更好,播放度更清晰许多的dvd机和碟片后。

欧美市场都是直接从录像带跨度到dvd。

李诚若想不局限于内地一个市场,去岛国、南韩以及东南亚市场赚钱,必须要把握时间。

这话下,百影ceo自信的笑道,“老板放心,我们只要愿意在美刀上吃这个亏,想来对岸还是会大概率认可我们这份友谊的,只要得到了官方支持,咱们建厂会比在观塘更快的多。”

“说不定,等咱们累积一万台打算推出市场时,内地那边也能提供上万台了。”

这位ceo虽然不是什么影视剧里的商业强人,在各式各样影视剧里完全没他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