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909工程,李晓凡已经非常熟悉。
李晓凡继续问道:
“倪院士,照道理我们目前可以说是国内全力在投资集成电路芯片产业,但目前来看,似乎成效不那么理想,为什么我们的芯片产业总是那么被动呢?”
“李董,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涉及方方面面。以我个人看法,有些项目未能取得预想中的成功,深层次的原因有几个:一是我们在早期投资上项目时候,缺乏统一超前规划,大家蜂拥引进国外的生产线,这些设备在摩尔定律的驱动下,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变成落后淘汰产品。芯片行业更新速度实在太快,制程升级一日千里,之前这种缺乏连贯性的投入,似乎陷入‘引进-建厂-投产-落后-再引进’的循环,效果不是很理想。二是国内的半导体相关人才实在是太弱,无法吃透引进来的技术,自主研发水平不够……”
“同时,西方先后用巴统和瓦森纳协议来限制向我们出口最先进的高科技设备,同意批准出口的技术通常比最先进的晚两代,加上中间拖延和落地消化,基本上等我们内地拿到手的技术就差不多落后三代左右……”
最后,倪院士道:
“李董,我们如果能说服张汝京博士早日离开ti德仪来大陆建设类似台积电这样的芯片代工厂,你又能够在硅谷和新加坡设立离岸孵化器与加速器,避开巴统和瓦森纳协议的限制,同时投资一些非常有潜力的半导体设计研发项目和阿斯麦这样的半导体设备公司,你的这个布局堪称完美啊!”
李晓凡的初步布局思路得到倪院士的肯定之后,更加坚定了他通过金融手段来布局芯片产业的信心!
“倪院士,那您抓紧办理因公出国手续,我们争取早日去美国拜访张汝京博士!”
“嗯,我知道的,但因公出国手续的审批步骤比较复杂,我们计算机所没有审批权,最终还得报到中科院总部审批。最快,我估计也得一个月时间。”
“哦,这样算下来,说不定还能赶上我那个太平洋网上书店项目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io正式挂牌交易仪式时间。如果能赶上一起最好不过了,倪院士,到时候我请您一起去时代广场敲钟!”
“哈哈,如果有缘,我很愿意去见识一下传说中的纳斯达克市场,见证李董您的高光时刻!”
……
晚上,李晓凡与杨飞燕等东海科技投资公司的同事们约了王树强等一批倪院士主持的联海微电子项目的骨干们吃饭。
李晓凡进入包厢后,王树强给李晓凡介绍了一位新人:
“李董,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的新同事——姜立新博士,原来在京城的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工作。姜博士曾经参与了熊猫iad系统的研发,熊猫iad系统是我国第一个采用软件工程方法自行开发集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功能齐全的大型iad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