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苑心思一转,“这样,咱们可以和石沟村那边商量,由他们送货......”
“石沟村的烧砖作坊,是属于村里的,人手肯定不少,咱们的订货量大,由他们来送货,好好说的话,他们应该会同意......”
商量过后,第二天,宋青苑就带着银子和二郎去了石沟村。
果然,宋青苑把送货的情况一说,石沟村的里正,也就是烧砖作坊的负责人,爽快的同意了。
双方立下字据,宋家一方交付五十两定银,石沟村十五日后出货,货到后交付剩下的八十两。
宋青苑计算过,以现在豆芽的销量,到期交出八十两,轻而易举。
买了砖瓦,算是完成了盖房的一大项,施工方面,宋诚义也在镇上找好了人,是十里八乡出名的建筑队。
说是建筑队也不过四五个人,擅长盖房的技艺,负责指导工作,剩下的普通人工,还是要在村里寻。
这方面宋家也在村里打过招呼,房基地的平整工作,也已经完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砖瓦一到,宋家的新房将正式施工。
............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温度也在一点点回升,宋家的果圆已经完工,池塘开始动工。
“三叔也该回来了......”宋青苑喃喃自语。
算算日子,宋诚礼已经走了半个月。
若不是叶氏说山里人,穷归穷,还没达到穷凶极恶,杀人掳掠的地步。
恐怕家里人,早就担心的寝食难安。
放下手头上的书,宋青苑向外看去。
窗外的月亮格外的圆,照在大地上,放佛铺上一层暖暖的光。
这段日子以来,她一直在研究《齐民要术》里养鱼,栽树的方法,把每一个小细节,都牢牢的记在心中。
不过,纸上得来终觉浅,如果可能话,还是要找懂行的人,指导一下。
披上衣裳,宋青苑去了书房。
书房内,灯光还在摇曳着。
“三哥,这么晚了还不休息?”宋青苑道。
“我在看一会,你怎么还不睡觉?”三郎放下书,问道。
“睡不着,看这里的油灯还亮着,就过来了。”宋青苑在三郎身边坐下,“三哥,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你别没等到县试,就把自己折腾病了,得不偿失。”宋青苑劝道。
越临近考试,三郎学的越晚,有几次起夜,她都发现书房的油灯还亮着,甚至还听到了三郎的轻咳。
第二天给三郎熬了姜汤,劝了几次,情况才有所好转。
“三哥,保持平常心,你还小,不着急的。”宋青苑说道。
三郎失笑着摇头,“最近是有点急功近利......总想着不要被大郎哥比下去,不要给先生丢人。”
“我会调整心态的,别担心!”三郎拍了拍宋青苑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