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页

听着赵宋的话,大胡子终于转过头,张了张嘴:“你这是骂他们还是……”

“同情他们。”

我想说外地人居京城大不易来着,你竟然同情起老京城人……

大胡子无语的转过头。

“说正事吧。如果幻想签字,你打算怎么做?”

赵宋向前走两步,和大胡子并排站立,望着远处的灯光璀璨的城市,悠悠地说道:

“1956年1月,中央召开了一次思想空前解放的大会,给“知识分子”和“科学技术”定了性。

周总理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伟人的“向现代科学进军”,让”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开始制定。这份规划不仅高瞻远瞩,用“超越时代”四字形容也毫不为过。

为了落实这项艰巨的工作,报告还特别单列一项“新技术”门类,那就是电子计算机。作为“最先进最复杂的计算装备”,它起着“神经中枢“的作用,其应用“无疑地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日益广泛”。

8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这一委员会可谓群英荟萃,一大批来自各行各业的牛人济济一堂。有意思的是,除了主任委员数学家华罗庚,其他委员大多有欧美留学背景。比如,哈佛毕业的赵访熊、德国毕业的闵乃大、丹麦回来的吴几康、密歇根大学电讯学博士周寿宪、斯坦福大学电子学博士范新弼、华盛顿大学哲学博士徐献瑜、爱丁堡大学电机系夏培肃、武汉大学毕业苏联留学的张效祥等等。

这群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的年轻科学家,组建了计算机整机、元件电路、计算数学三个研究室。1958年8月1日,一台代号103的机器成功运行了短程序,种花家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诞生,震惊世界。

30年后,尼院士放弃加拿大高薪工作,在中科院计算机所,利用种花文字中词组和同音字的特性,建立起自己的汉字识别系统。这项跨时代的技术研究,被他命名为“幻想式汉字系统”。

这,就是幻想名称的由来!”

大胡子疑惑的看着赵宋,幻想的创业史天天被某些人拿去宣传,但从来没有人像赵宋这样,以这种角度来介绍幻想的由来。

“你想说什么?”

“中科院,幻想集团。我想问一下,只提这两个名字的人,有没有想过事业单位计算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