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页

锦绣之巅 晨雾的光 841 字 2022-11-20

秦承释则是用了些力气拥住怀里的女人,低声许诺:“朕必立你为后,到时咱们做真正的夫妻。”

乌乐双没能挺过一个晚上,继皇后离世之后也跟着抑郁而终,她的死被说成是因过于怀念皇后哀伤而亡,秦承释再次下旨嘉奖乌乐双对皇后的忠烈之义,特准将其送回故国连山厚葬。

又过两月,丞相白鸿信旧病复发不能上朝,遂告老让出相位,这样和羲便成了宫中后位虚悬,朝中相位空缺的局面,一时之间人人摩拳擦掌,想借这次难得的大好时机为自己奔个好前程。

若按秦承释之前设想,皇后去后自当由穆书榆继承后位,因为穆书榆不仅是皇贵妃,同时也怀有身孕,而且还有身为丞相的舅舅白鸿信。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白鸿信过早地让出相位让事情脱离了既定的方向,皇后之位还可暂缓商议,但丞相之位却不可耽搁太久,白鸿信离朝之后,最有希望接承相位也是资历最老的便是御史大夫宋贤,而与白鸿信交好之人则提议由能力出众的白广清子承父业,但白广清因过于年轻,除了参与过征讨川曲战事之外并没有任何资历可与宋贤相比,两派人马为此争论不休,白广清渐呈劣势。

只是朝中纷争自也与后宫大有关联,宋贤一派也对穆书榆的身份提出了质疑,其实穆书榆之事所有人都看得明白,当初也是为着皇上喜欢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只不过谁也没想到秦承释真有封穆书榆为后的打算,可是说到底不管穆书榆身份再怎么变,也改变不了她是玉浮公主的事实,所以既是有机会一争谁又不想让自己功成名就呢?

秦承释此时外临征讨诸国战事,内对朝中乱局也是大费心机,为稳住内政只能先安抚宋贤一派,将其侄女宋月颖晋升为惠妃,以取得暂时的平衡,同时以皇后刚逝自己心中悲痛为由拖着立后之事,只等穆书榆生产之后再做打算。

“世事果真风云变幻,当初还是贵女时只宋月颖与臣妾同为和羲人,还一起对付过旁人,后来又合力营救福欣,没想到如今竟是也走到了反目的地步。”穆书榆说完即对秦承释浅笑。

“你不需与她交涉,宋贤确有为相之能,只是久居高位已失了本性,朕如今正是艰难的时候,他居然在此时发难,显然是有了胁迫之意,朕容不得这样的臣子。”

穆书榆皱眉:“这事放在平时也好办,只是现在岩炙反叛,皇上虽是布局已久,但岩炙毕竟骁勇善战,臣妾不想让皇上分心,皇上还是以大局为重先封宋贤为相,等天下归一时,再另做打算不迟,再说臣妾也不是非要当皇后。”

淑妃被降之前岩炙便已有了异动,等淑妃被降为为陈夫人之后,岩炙随即反了和羲,开始与和羲抢夺已占领的诸国城池,秦承释虽然从开始就设好了灭掉岩炙的计策,但若想一举灭掉岩炙也非易事,于是便形成了混战的局势。

“你不用担心这件事,朕还应付得来,等你生下孩子之后,朕便要御驾亲征将岩炙彻底收服,到时也只剩下东盛国与朕相争,不过好在东盛国君自恃与和羲不相上下,未曾有所行动,不过即便这样将来也是有一场硬仗要打。书榆,你可还记得在川曲边境泽伦城楼之上朕曾说过除了一统天下之外还有一个心愿?”秦承释笑问。

穆书榆回想当时之事,点了点头:“记得。”

“当时朕并未说出另一个心愿,现在倒是可以说给你听了,朕那时在心里便期盼有朝一日能封你为后,到时你与朕携手天下,长伴此生!只不过朕没想到这个心愿竟是渐渐刻在了朕的心上,成了朕的执念,书榆,朕虽是封了宋月颖为惠妃,但朕不会碰她一根手指头,她也没那个胆子说朕不召她侍寝,等咱们的孩子出生之后,过个两三年她依旧无所出,而你则抚育了嫡长公主又有子嗣傍身,到时朕封你为后自是无可厚非。”

“臣妾这点事儿算什么,皇上还是考虑国事吧,相位之争如何决策?白广清是有能有才,但却难以服众,皇上还是先封了宋贤吧。”

秦承释闻言搂住穆书榆呵呵直笑:“这话朕爱听,可见你心里还是先想着朕的,不过朕却真想着让白广清任和羲之相,年轻又怎么了,朕也年轻不是一样成了一国之君,宋贤倚老卖老就是给了他丞相之位,他还要认为是朕有求于他。”

“皇上这是何苦,内忧外患之际受些委屈也不算什么。”穆书榆劝道。

秦承释摇头:“朕不封宋贤为相其实还有深意,朕将来还要亲临战场,万一有个闪失,到时有白广清为相主持朝政,你和孩子必不会受人欺凌,白广清也定会一心为你和孩子着想,唯有这样朕才能彻底放心,若你此次生了皇子就更加保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