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页

说实话,他内心并不是很想去,甚至能找出一百种理由拒绝。去清明家,就意味着会见到清晟邦。那个一向对自己严苛,冰冷的叔叔。从小到大,清晟邦无形中都是一股压迫感,压制在他心头。他看的出来,清晟邦并不待见自己,至于原因,内心跟明镜似得。可他始终是自己叔叔,是长辈,总要见面的。

然而清明真正不愿与清晟邦多接触的主要原因——清晟邦同清晟国有着相似的长相。二人是亲兄弟,步入中年后,清晟邦同父亲清晟国愈发相像了。每每看到清晟邦,清明脑海中总会不禁浮现出父亲的影子。那种近在眼前,却永远无法触碰到的“父亲”,刺痛他的眼睛,稍不留神就会撕裂他心底的口子。又像是青空中挥不去的雾霾,压迫在胸口让人喘不上气。

清明靠在副驾驶座上阖上双眼,心想:这顿饭注定不会轻松。

到了清朗家,清晟邦单独把清明叫去了书房,僵硬的客套话句式,永远是最随意,又不失尴尬的开场白。几句话后,清晟邦进入正题:

“再有两天就是你爸妈的忌日,既然你回来,有些事情就交给你自己去打点,不懂的可以问德叔。”

“好”

这时,清朗没打招呼直接推门进来,他心里一边惦记着清明刚下飞机还空着肚子,一边也明白清明不善于应付自己冷面的父亲。别说清明了,就是让自己跟清晟邦单独呆一屋,半小时内心毫无波澜算是极限挑战。

“有什么话等吃完饭再说,”

说完,在清晟邦如刀刃般锋利的眼神下,他攥着清明手腕将人半拖出书房。

平时从不在家吃饭的清朗,今天竟然主动上了饭桌。一顿饭,短暂又安静。清晟邦就坐在自己对面,即便自己现在肚子是有点饿,但在那样压抑的气氛中,清明瞬间觉得食欲一扫而光。

吃完饭后,清朗拉着他去了花园,两人随意聊了会,之后不顾清朗反对,清明执意要回自己家。

清明气定神闲地说:“你要是不乐意送我,那我自个花钱打车回去。”说完,拉着行李箱就往外走。清朗拗不过他,极不情愿的去开车。

半小时后,车开下一个陡坡,一幢日式风格的别墅落入视线中,平实精致的外观看不出年代。将清明送达目的地,清朗便识趣的离开了。

此时此刻面朝自己记忆中的那栋房子,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黄昏下,它镀上暮色的那股苍凉,显得无尽孤独。对清明而言,这栋房子里没有笑声,没有父母,早已不是家,自己都不记得有多久没回来过。

父母出事时,他才十岁,被清晟邦领回家。清明记得那时候他还不习惯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偷偷跑回来,可每次都被清晟邦派来的人又带了回去。反反复复的,后来,清明也厌了。他不单纯是厌烦,而是后知后觉的明白——父母已经不在那里了,他们永远离开了自己。

门前那两颗梧桐树也早已变了样,那是他跟父亲十几年前亲手种下的。枯黄的叶子同此时的天空成了一个颜色,试图想要融入暮色之中,也跟着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