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a可选限制广告展示按钮……
微博平台首先传出了一些‘杂音’。
“申请成为品牌合作人我是没意见,不过30的抽成真合理吗?”
“一直对小橙书抱有好感,尤其是在知乎看到某大佬回答里的‘敢为天下先’几个字,至刚才为止我都很钦佩小橙书,只是现在……这种钦佩没了,都是生意罢了!”
“我看到了很多人根本都不关注抽成比例,直接就提交了申请,唉……真替这些博主不值,每天努力更新内容终于可以接商业推广了,只因为申请了品牌合作人,就要被抽走30。”
“……”
这些评论本身没什么,都不够出发告警。
能让温良留意的是舆情监控系统新功能模块[自动比对信息源]报告的信息:有一定量的信息内容高度相似、时间高度集中。
这不是什么高级人工智能。
只是一种简单的数据统合,算是大数据的一种应用形式。
自然不能直接找到隐藏在网络背后的始作俑者。
没两分钟,李泽便通过舆情监控系统找出了微博平台上‘杂音’背后的可能主使者。
“10分钟之前有两个蓝v发布了针对30抽成这一项的微博动态,内容比较委婉,这两个蓝v的认证时间是上月底!”
“分别对应着一家上线时间超过半年的社区网站,尽管与小橙书风格完全不同,但有明显正对意思。”
“他们的官方网站首页上推出了一些新活动,类似于我们的品牌合作人,重点是抽成比例为10!”
唐普跟着说道:“这两个网站之间一定存在某种默契,时间比较一致,正在有组织的引导讨论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