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山推了推眼镜,脸上扬起了笑容:“温总,其实事情又回到了老戴的例子,一张白纸和一张已经涂画了色彩的纸,前者显然更有发挥余地!”
“我当然对我的能力有信心!”
说到这里,杨兴山略有停顿,换了种口吻,坦率而平和的说:“起初,我跟老戴回国,没有新找工作的计划;
国内现行的某些‘约定俗成’的潜规则,极大的限制了技术人员的发挥余地,我们很少看到有公司重视人才,菊厂勉强算;
直到贵司对外公开的一些行事作风给了我们一点期待,我们才改变看法,做了尝试。”
末了,杨兴山略有感慨的说:“其实如果条件允许,很少有人想待在异国他乡。”
戴礼从旁补充:“毕竟饮食习惯、人文环境乃至肤色都不是很合拍。”
这种感慨,温良倒是有点能理解。
他好歹经常在海外网络4g冲浪来着。
的确有一部分国人,优秀的那拨,并没有那么乐意待在国外卷。
只是国内有些条件不许可。
这跟很大一部分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心里没那么乐意待在大城市,有点异曲同工之处。
温良之前看过一篇小作文,讲了一个小故事。
『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面临一个特别残忍的现实:故乡其实根本不接受失败者。
家境殷实,家在小城市的年轻人从来不会纠结要不要去北上广深,因为他们在老家人脉广泛,底子厚,他们能在小城市生活得非常富足开心。
大部分选择去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他们无路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