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无比佩服温良在年初那样果决旳规划,让张郁林和秦正分别去研究一个核心。
如果博浪只是基于安卓二次开发,而不是从零开始自研系统,在软件层面怎么发展,最后也无非是跟现在的局面一个叼样。
如果博浪不下功夫研究手机核心硬件之一的处理芯片,那发展下去跟谷歌一个叼样,会很辛苦。
而且有一个开源且生态不错的安卓系统在,单独的星辰系统生存空间也是非常狭窄。
这些,李泽站在博浪的平台看得也比较清楚。
说起来温良对李泽在手机业务上的看法很有些钦佩,这玩意可没重生,却能分析出那么那么多。
因为李泽所有这些分析,大约从16年开始就逐渐成为了现实。
如果不是到了必需要肉搏的阶段,ov两家的子品牌怎么会有定价低一块这种策略。
消费者对ov的全面失望,对菊厂高端系列的买单,以及绕来绕去怎么都绕不过的选苹果,也是另一种明证。
总之,尽管李泽分析得比较准确,但他算不到在各方势力的干预下,沙雕网友跟着煽风点火,局面会这么复杂。
所以,李泽只能动态调整各方面的规划。
过去这么多次竞争中,温良居中信手拈来般的指挥若定,不是白干的,泽总还是学到了几手。
很快,李泽发起了电话会议——正式敲定推出星辰系统以后,也安排了各个子项目开发团队重要成员必须保证全天候在线,必要岗位需视情况加班。
电话会议接通后,李泽开门见山:“张工、杨工,各位,我需要确定一個事情,以我们现在的开发资源,能否保证每天根据bug反馈迭代一个小版本。”
张郁林当先回答:“能,实验室这边已经调整了开发流程,同一个子工程有五个小组负责。”
“图形界面这边也没问题。”杨兴山跟着说道,“我们这边的开发资源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