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身为博浪实验室的直接负责人,以林童的学历水平,温良总归是需要按流程问两句。
敲定了基础意向后,温良热情的说:“林博士,我代表博浪实验室欢迎你的加入。”
林童笑着应和。
温良转而开门见山:“不好意思,今天我们的流程有点错位,现在得谈点俗的东西,不知道林博士期望的年薪是多少?”
“是否需要单独的小组工作室,期待工作地点在哪里?”
“意向的研究方向是哪个方面?”
很直接了当的来了个三连问。
一旁的秦正,包括林童本人也是才反应过来,加入一家企业的基本流程都没谈。
林童略有挠头的笑了笑:“不好意思。”
然后一一回答了温良提出的问题:“我希望与秦正一同工作,负责手机处理soc中图形处理器(gu)的自主研发工作,这也是秦正邀请我加入博浪的目标。”
“我博士毕业不到一年,相应经历的人在硅谷平均年薪是75万美元,期待能有40万人民币的年薪。”
林童虽然是博士,但可以说毫无工作经验。
比杨兴山、戴礼二人在硅谷市场能拿到的薪资要低差不多5万美元一年。
倒是他学历比杨、戴二人高,那俩是硕士。
当然啦,林童并不是加入博浪公司的第一个博士,倒确实是第一个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博士。
事实上,博浪的高素质研究人才不少,而且如果以参与博浪研究项目来算,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000个博士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