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年史很详细,事无巨细的记录着汇总资料方能调查到的所有博浪发展历程。
每一段记录都附录了参考资料。
时间线越靠近当下,参考资料越详细,内容越丰富。
资料的最后没有特别给出任何结论。
只是进行了一个汇总描述。
“博浪正式发展始于2011年10月20日,注册资本¥100万,零员工,历经1年9个月,截止2013年7月30日,博浪集团现有员工总数1132万,注册资本¥8亿,内部估值¥8400亿,市场估值约为¥1万亿。”
“旗下业务覆盖互联网社交媒体、互联网多媒体、互联网金融、游戏、消费电子终端、通讯、存储、半导体研究与设计制造、操作系统、电子制造……”
在场每个阅览完这份资料的人,心中都有震撼,更有凛然。
他们都知道博浪这家公司有多空前绝后,但这种力度实在是太大了。
这份编年史记录了博浪经历过的每一次公开危机,里面的得失很清晰,展现出来的是博浪几乎没有过错误决策。
几乎每次危机都被完美利用,成为博浪发展路上的助推。
不仅如此,大家还看到了博浪在化敌为友,乃至将敌人收编为附庸的转变,时间跨度之短,十分震撼。
大家也看到了博浪的谋划。
这份编年史能很清晰的看到,在计划完善互联网应用生态的同时,已经考虑到了承载方式。
博浪计划做手机业务的规划早过了很多人的猜想。
付诸行动的时间点也早过公众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