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F—14同款

李斯特之所以能够把福斯和迈尔斯挤下去,并且以及其优厚的条件取得腾飞航空30%的股份,并且销售六架麦道的宽体客机。

并不是因为浣城地方领导的积极奔走,也不是民航系统良心发现,而是庄建业穿针引线,完成的一次惠及双方的秘密交易。

明面上李斯特是最大的赢家,可了解内情的人却清楚,他跟庄建业之间究竟谁的获利更加丰厚还真的很难说。

唯一的区别在于,李斯特在明面上比较风光;庄建业的就算是说出来,不是资深的专业人士根本就不了解价值所在。

因为李斯特付出的不是别的,正是腾飞集团急需的电子束焊接机,而且一次性提供了四台。

看着数量上与庄建业付出的代价不成正比,毕竟庄建业把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才说通民航采购六架麦道的宽体客机,总价值将近十亿美元,似乎是亏大了。

但要知道截止1987年年末,全世界的电子束焊接机才不过两千多台,其中美国就占据了将近一半儿,装备九百多台;苏联次之拥有四百多台;欧洲的法国、英国、德国、日本各有一百多台,剩下的零零碎碎全世界分吧分吧一家能分个几十台就不错了。

而这些非发达国家手里的电子束焊接机的几乎清一色都是小型机,不但精度低,适应性差,生产效率还非常低下,只能加工些小型通用零部件儿,没办法在专业领域广泛应用。

之所以如此,很简单,只因为高性能电子焊接机在航空、航天、核能、汽车制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这些行业可都是一本万利的超利润行业,不说别的,就拿核能的压力容器来说,别看普普通通的金属罐子不起眼儿,要求确实世界顶级的,没办法一旦出了问题,可就是妥妥的核事故。

所以核反应堆的压力容器罐的焊接非常讲究,一般的氩弧焊、埋弧焊虽然可以满足需求,但需要复杂的热处理和反复的检查与评估,因为焊缝的强度与两侧的部件材料的强度相差甚大,要是处理不好很容易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