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三章 “无憾”计划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腾飞集团的当家人非常纠结,从产销的实际情况来讲,庄建业很希望东北所的雪鸮方案笑到最后,毕竟3047的复合材料占比会让腾飞集团拥有一个非常光明的长远预期,最起码这么多年狂砸钱的投入有收回来的可能。

但从人情上来说,庄建业有想着十号工程这边能赢,没办法,这么多年腾飞集团的发展就是靠着给十号工程做配套一点点撑起来的,哪里是腾飞集团的技术源泉,相信日后的威龙项目也是一样。

一面是效益,一面是技术。

以至于在那段时间里,庄建业非常纠结,搞得原本浓密的发际线都向后退了一大截。

好在庄建业的这种选择困难症没有持续多久,就因为东北所的一个决定给打破了,而这个打破僵局的平衡点不是别的,正是航空发动机。

由于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的推重比要达到10以上,推力要为此12到14吨的水平,而国内目前的水平别说这么高标准的航空发动机,就是次一等的也做不出来。

于是东北所便决定在航空发动机上做两手准备,一方面积极引进俄罗斯大推力军用航空发动机产品,先解决有无问题。

另一方面立足国内,上马新型号,力争把包括腾飞集团在内的多家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的优质资源整合起来,全力投入新型号的研发,争取在21世纪10年代初作出成品,20年代批量装备。

东北所的想法是好的,问题是立足国内的这条路又走了之前盲目上马的老路,航空发动机这东西可不是盖房子,大手一挥,喊个口号就直接上的,那是最吃经验和技术的工业门类,拍个脑袋就上新型号无异于实在沙地里建楼房,完全沙雕的想法。

更何况全国一盘棋是好,可各个企业的技术路线,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有走苏俄粗犷分,又走欧洲小清新的,还有盯着美国鼓捣高精尖的。

如此杂七杂八的风格路线会聚在一起,先不说听谁的,就是一个技术方案不搞崩就算谢天谢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