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自洽的产业闭环

可也正因为如此,腾飞集团的业务虽然全部集中在高端领域,但却颇为驳杂,小到普通的航空玩具模型,大到重型运输机、战略轰炸机;从地面的工程机械,到太空上卫星、火箭。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就没有腾飞集团不涉猎的。

如果以现有的机制,保持腾飞集团如今的规模倒也无所谓,毕竟天然的天花板已经将腾飞集团进一步提升的通道给挡住了。

就算腾飞集团在航空领域独领风骚,至今造不出一架完整的战斗机;就算腾飞集团在航天方面一骑绝尘,到现在一枚能够打入太空的运载火箭同样是做不出来。

不是腾飞集团不想做,而是这些东西的审批资质都不在现如今这个国内绝无仅有的会议桌上,这里不批复,任谁都没办法染指这些项目,哪怕腾飞集团在优秀也不行。

可如果从腾飞集团变成中国腾飞的话,那一切就不一样了。

驳杂的腾飞集团业务必须要进行梳理,最起码要将业务板块进行提炼,重新规划主营业务方向,如此才能避免与另外两家过分竞争的同时,在私下还能有强有力的合作。

当然,限制腾飞集团的天花板必然也会松绑,战斗机和远程运载火箭不再成为阻碍,但也正因为如此,该如何界定才要更加慎重。

“哦,对了,我记得腾飞集团主导的运—18nb并不是他们一家做的,除了西北航空厂外,其他航空制造厂好像也有参与?”

也不知过了多久,坐在最上首的大领导突然问了一句,一旁的大领导点了点头:“这方面,总部的老冯清楚。”

说着便看向会议桌外围的一位列席会议的部委领导:“老冯,你来介绍下具体情况。”

“是!”老冯闻言站起身,如数家珍的介绍道:“正如几位首长所说,运—18nb并非腾飞集团和西北航空厂两个航空制造企业合作完成的生产,而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产业链配套模式,用腾飞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党高官庄建业同志的说法,未来航空制造业是个越来越专业化,精密化的新型协作体制,指望一家企业,一个单位通吃全部不现实,于是他便在运—18nb运输机的制造商推广了全产业协作的方式,具体情况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