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歼—8E的核心工艺

虽然性能上不是很突出,但胜在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能够快速投入生产,并且自主可控。

当然在整体成熟的基础上歼—8e多用途战斗机,也不是没有全新的技术应用,就比如说金属增材制造技术,歼—8e战斗机机体的主结构框架就是是采用中国腾飞研发的nb—985ps金属3d打印机生产的。

“当然,在一些关键的生产领域我们还是遇到不少难题……”将歼—8e多用途战斗机大体介绍一遍后,庄建业话锋突然一转:“毕竟多用途战斗机与之前的高空高速作战飞机是两个不同的作战概念。

因此缩短机身是必然的选择,问题是机体缩短,带来一个及其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结构重心被打破,所以容易造成飞机空中失速。

虽然我们采用,静不稳定设计,配合着电传操纵系统可以将这个问题给完全解决,但在现阶段这套系统电传操纵系统还在研制试验,想要短时间内应用很难实现,所以我们在歼—8e上使用的还是传统的机械操纵系统,因此重心的问题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重要难关……”

在这个问题上庄建业说的很详细,而军内大领导闻听此言自然是微微颔首,庄建业说的没错,虽然电传操纵系统是个好东西,但一款飞机的电传研制周期最少也要八年。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毕竟整个系统的编写必须将飞机各个状态下情况全部涵盖进去,光试验就是个非常复杂浩繁的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所以歼—8e在上报的指标当中,尽管涵盖了电传操纵系统,但却只是将其作为后期的改进发展型号。

因此,飞机的重心就是个很大的问题,别看只缩短了3米的机体,所带来的影响确是全局性的。

正因为如此机体要么在某些地方增加配重,将截下去的3米利用配重抵消掉;要么就在剩下的机体中,进一步减轻结构重量,使剩下的机体重新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对于航空器来说增加配重并非不行,但要看这些配重的用途,若是增加载弹量或载油量自不必说,这些有助于提升航空器持续作战能力的配重当然是有益,剩下的就没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