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山门一样,静林寺的前殿也很朴素。斗拱、雀替、墙头都是最简洁的样式,没有什么花巧。
但就是这样的朴素,让许问看得入迷。
他到现在为止学的都是细木,近一年练的都是木雕,主要都是小巧活,主打的要么是精致,要么是繁复,要么是灵动,总之都是些螺狮壳里做道场的东西。
但即使如此,他看着眼前这样的简洁质朴、曲回转折,仍然情不自禁地沉浸了进去。
他的目光顺着建筑的线条与曲面不断移动,这一刻,耳畔震耳欲聋的蝉鸣声完全消失了,整个世界只剩下了这座庙,这幢建筑。
绝对的大家之作。
他敢肯定。
而且这座庙应该非常古老了,建筑设计风格跟现在的不太一样。
在木作上它没有什么花样,看着很素净,但利用线条的交错与空间的折叠,还有湖石竹兰等点缀,自然而然渲染出雅致的感觉,走在其中,偶尔转头,常常给人别有洞天豁然开朗的感觉。
繁复也可以简洁,雅致也可以华丽。
许问行走于屋宇之间,某些领悟在他心中时明时灭,化作更深的理解。
木作上没有花样,瓦作就不一样了。
许问抬头看着檐边的瓦当,有文字有图形,每一个都不一样。连接起来,仿佛一首从古代回响至今的诗歌,让人忍不住探究其中奥妙。
木工学完,他就应该学泥水工了。瓦作就是其中一项。
不知道到时候连天青会怎么教他,还要重新考徒工试吗?
考了又考,感觉有点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