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启说的地方离文传会不算太远,步行十分钟不到就到了。
曲河路一带没有高楼,全是三层以下的矮房子,这一带更全部都是黑瓦白墙的典型江南建筑,掩映着绿柳青竹,盛开着雪白的夹竹桃花,看上去非常清雅。
百里启领着他们来到其中一幢门口,铁门外面挂着一个木牌,上面写着“万园传统工具博物馆”几个字,旁边还有署名,“万园文化与传承委员会颁发”。
“我们兄弟几个自己搞的,借了咱们文传会的名头,其实不咋正规。”百里启有点不太好意思。
“私人博物馆?自己搞的?很厉害啊!”许问惊讶地说。
“其实就是找个房子把东西摆一摆,强行给自己提逼格而已。哈哈。也没人来看,要不是搭上了老骆的顺风车,连这个名头也捞不着。”百里启说得很谦虚,但语气举止之间都有一些隐约的骄傲,显然还是很为这个私人博物馆得意的。
许问做遁世这个项目的时候了解过一些这方面的事情。
私人博物馆和收藏馆看上去就是像百里启说的那样,“找个房子把东西摆一摆”,其实是相当花钱的。
曲河路是万园市的市中心,寸土寸金,房子本身就得值不少钱。
房子里面,展览环境的设计与布置都是费钱的事,光是装灯都得一大笔钱。
当然最核心的还是展品,稀有的核心展品一件都非常昂贵。
能撑起来这样一座私人博物馆,兴趣与财力缺一不可。
百里启推开铁门进去,走过一条小径,迎面一扇红色木门,漆色斑驳,上面的铜钉也生锈了。
“本来我兄弟说这门太旧了,要修一下的,我说别,旧了才有韵味。你们说对不对?”
百里启笑着说,本来以为这两个都是传统匠人,审美一致,会赞同他的说法的,没想到两人一起摇头:“不是。”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