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页

匠心 沙包 1160 字 2023-02-10

“这院子很有名气吗?”许问有点好奇地问。

“那是当然,太微居初建于1636年,据近已有四百多年,是货真价实的古宅。当年建起来之后,就成为了门主的居所,三代之后,当任门主迁出,太微居成为了班门招待贵客的地点。班门鼎盛之时,这行当看一个人有没有顶尖的实力,就看他有没有被请入太微居住一次。”

贾虹一边给许问倒茶,一边侃侃而谈,说起班门的事情好像在说自己家一样。

茶入杯中,漾起小小的波纹,清香徐徐而来。

这一壶两杯的质量是真的很粗糙,但里面的茶也是真的很不错。

上好的龙井新茶,淡雅清透,仿佛太微居里徐徐而来的清风一样。

它本应盛在精致的细致瓷杯中,让茶水与瓷色相映生辉,现在配上这简陋的粗陶,感觉有点格格不入。

“当年的班门,在业内的地位可说是至高无上。那时候,他们每隔三年举办一次百工会,全国各地的工匠都会千山万水地赶来,共襄盛举。”贾虹递了一杯茶给许问,手腕微抬,示意了一下。

他长脸鹰钩鼻,面相有点阴森,但进门斟茶敬茶,一连串动作做得优雅有礼,十分好看。

这套动作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练出来的,必定是长年累月的底蕴蕴养而成。

许问抬头看了一眼,更多的注意力还在“百工会”三个字上。

他不可避免地想到了百工试,但考虑到文传会的百工集,这两个字在传统工匠界好像还挺常见的,不算特别。

不过那个年代的交通有多不便利许问可是非常清楚的,就算是匠籍取消了,工匠要从其他地方千里迢迢聚集到一处,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班门当年的地位与公信力,由此可见一斑。

“百工会主要做些什么?”许问有些好奇地问。

“还不就是那些?打广告做宣传,从古至今,这些事情也都差不多。”贾虹突然用上了现代的用语,许问听得一愣,但的确觉得更加亲切而且恰当。

“其实百工会放到现在也不稀奇了,就是产品技术展销会。但在那个时代的确开创性十足。最难得的是,当年班门是行业内最出名的一派,是很多大活好活的优先选择对象。因此,来参会的这些匠人都可以算是他们的竞争对手,是来亮相跟他们抢活的。但他们还是办了百工会,一届届地办了下去,办到十八世纪中期左右才因故停下。那一百多年可谓是整个华夏工匠的盛世,出了很多经典作品,班门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