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页

匠心 沙包 1194 字 2023-02-10

“当然是为了你手里的技术。其实昆井我也是听说过的,他们在业内的名气比班门还大点儿。对吧?”马玉山征求百里启的意见,百里启点头同意。

“当然我对这两家都不算太了解,但昆井没班门的底蕴,但做得比班门还大,可见他们还是很有点前瞻眼光的。但这样他们肯定也很清楚,制约他们进一步发展的,也就是这样的底蕴。”

马玉山站在墙根上,眼镜反射着光芒,在黑暗中非常显眼。

“老实说,现在这种类型的建筑公司挺多的,管理什么的研究透了也就是那么回事。他们要做大,必须要找到自己的独特性。对于一家传统建筑公司来说,最大的独特性就是自己的技术和底蕴。昆井缺的是这样做,最想要的也是这个,所以他们来找你了,因为今天一看就知道,你有这方面的技术,看上去比班门的宗正卷还强。”

“应该就是这个原因。”许问点了点头,没有客气。

其实今天一天的“辨正”下来,他发现宗正卷比他想象中的还要更广博而精深一点。而且他现在只学了木工的细木类,别的只沾了点皮毛,进一步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

但现在的班门能够掌握的宗正卷的内容实在太有限了,昆井的人就算得到它,要研究琢磨的东西也很多,还未必琢磨得出来。

直接跟许问合作,当然更方便有利。

这时候,两边都有一件事情没有提,也没必要提。

文传会的百工集是开放的,里面也有很多技术,为什么昆井一直盯着班门想要宗正卷,而不去找更容易得到的百工集?

最主要的,就是百工集里的核心技术实在太少了,从中得到的基本上都是小技术小技巧和一些灵感,很难成为一家大公司的支撑点。

这也是文传会每次搞的百工集技术分享交流会应者寥寥、参与人数始终有限的根本原因。

“你们接触这一行的范围比我广,你们觉得,有这样需求的单位还有多少?如果他们给钱,我们给他们技术又怎么样?”许问问马玉山。

这个想法跟马玉山之前说的是一致的,但他听完却没有马上回答,而是陷入了沉思。

“那有你就够了,我们这边能提供什么帮助?”马玉山谨慎地问。

“你们在做的事情又是什么呢?”许问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