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天青学过算学,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岳云罗则完全没有接触过。
于是连天青一边分析,一边教岳云罗基础知识。
他俩很快就发现,在这方面,岳云罗可以说是一学就会一点就通,甚至经常不需要连天青多提点,就能举一反三,想到很多他完全没意识到的方向。
而当她彻底掌握了基础知识的时候,对这些古代机械的破解更是势如破竹、手到擒来。
好像这本就是再明白不过的东西,就呆在那里等着她得到答案一样。
在此之前,虽然岳云罗也有把家传技艺教给连天青,但大部分时候都是连天青教她,两人之间不说地位不平等,多少也是有一些强弱之分的。
但从这个时候开始,岳云罗凭借着异样的天赋,在这方面超出了连天青一筹。
尤其到了中期,对机械结构的剖析与理解,完全以她为了主导,连天青几乎变成了给她做零件打下手的工具人。
然后渐渐的,岳云罗思路完全打开,她意识到了另一条道路,看见了它的前景。
那段时间,她几乎完全放弃了传统技艺,连照看连林林都有点疏忽,大部分心思都放在那些机械上。
在她眼里,它们不再是冰冷巨大的残骸,它无比美丽、充满了生命力、拥有着巨大的力量。
它可以将沉重的花岗石运上如此陡峭的山峰,在这样人迹罕至的地方建起这样辉煌的石居,它从头到脚都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令她仿佛看见了另一个世界。
她完全地沉迷了进去,就在这样的过程里,他们修好了后山的机关。
实操工作大部分是连天青做的,这机关对零件精度的要求太高,那时候的岳云罗还没有这样的水平。
多半也是因为这个,吴可铭把功劳全归给了连天青,他没有看见在夫妻俩私下相处的房间里,经常都是连天青抱着孩子,岳云罗伏案或思考或计算或绘图,埋首于自己的世界中。
如此时日已过,后山机关全部修好,马上就要尝试着把东西运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