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页

匠心 沙包 939 字 2023-02-10

这是入驻这十五幢古宅的每一家都在做的,他们会把所看到的技艺全部都登记下来,标以简介。这些会登记成册,作为这次活动的数据库,成为探古活动的技术支持。

所有参与者提交上来的技术,会先一步与数据库里的资料进行模糊比对,一致一样的直接通过,不同的也不会直接否决,而是会提交给由五人组成的顾问团进行再一次的人工评核。

这次探古活动不是没有门槛的,要参加必须要有一定的资格。

参加者要么自己有一个公司,那肯定得收集一定的技术;要么拥有某个传承,本身是有名有姓的;再不济,也要考过技工考试,拿到证书。

这样相当于把参与者先筛了一遍,不管是自家传承,还是从外面收集来的,所有参加探古活动的人手上肯定是有技术的,而这些技术,他们未必全部知道。

这次探古活动的一大目的,就是收集流落在民间的技术,做到各家的交互交流。

这当然也符合这些家族的需求。

所以,他们不会贸然放过任何一个陌生的技术,必定会就着它的简介好好研究一下。

佛光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引起他们的注意的。

这尊土地像的位置太偏僻,算房建筑调查的时候并没有留意到,但到了算房高这种层次,一件东西是好是坏,只要过了眼,没有看不出来的。

他们看见土地像的照片就知道了,这确实是好东西,好雕工,好技艺!

而相关的技艺简介一出来,他们就发现确实听说过,尤其是方家,他家直到今天也是庙匠,专门给寺庙做建筑、修复或者雕刻等等的。

佛光雕在他家不叫这个名字,而且失传了一大半,但确实有记录,还不少。

方家家传的典籍里,有专门一个章节对它进行描述,写了很多它的前因后果与种种相关。

这是一门实现心中虔诚信仰的技术。

是的,庙匠跟普通工匠有一点情况大不一样,他们非常需要信仰,通常认为只有笃信的虔诚才能雕刻出真正优秀、充满神性与灵性的作品。